3.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多的学校选择了“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这一板块的子课题。占申报的子课题有三分之一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也备受关注,如湖南桃源凌津滩镇中学、江苏东台安丰中学等就较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也都进入了许多学校的视野。
三、问题和困难
1.研究进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在立项后没有认真进入实质性研究,以拿到子课题立项“证书”为终点,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2.缺乏深入的探索。部分子课题组存在着停留在过程描述层面,写作论文时往往停留在“怎么做”甚至只是“要怎么做”,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规律”等等,因此没有从理论层面研究,没有新的思路、新的进展。
四、今后设想
1.进一步加强管理。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总课题组将严格管理,如不能研究或不作为的,将不发“结题证书”。
2.继续扩大研究队伍。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本次会议后还接受子课题申报,还要发展一批新的实验学校,再建一批实验基地,欢迎有志校园文学研究的同仁参与。
3.深入理论研究,提升课题学术品位。各子课题组、各位参研教师要加强对新的教育理论著作、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学术化”。总课题组将制订新的方案,吸收一批富有研究能力、学术见解的大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参加我们的课题研究,以提升我们课题研究的学术品位。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代表批评指正。
(本文是课题组组长彭小明教授2008年4月19日在首届“全国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论坛”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