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希望工程不断拓展。2008年,县希望办通过各种渠道共救助贫困学生179名,其中小学生118名,初中生41名,高中生12名,大学生8名,实现了资助数额、资助人数和资助方式新的突破。5月24日晚,由团县委、县文化局共同主办的“情满人间”——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爱心捐赠晚会在县城七都广场举行。晚会共收到捐款18436元,已全部上交到县民政局。同时,团县委还向各级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下发了倡议书,筹集到捐款31.452万元,共有109名团员青年参与向灾区人民义务献血活动。
取得的经验
(一)共青团只有紧紧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届的支持,更好地履行共青团的各项职能。
(二)共青团只有认真研究时代特点和青年需求,才能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完成党交给共青团的各项任务。
(三)共青团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才能增强青年干部的时代责任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多业绩。
存在的问题
(一)团县委机关工作人员缺少,因为疲于完成各项繁杂业务,工作时常陷于被动。
(二)“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各级党、团组织在“推优入党”工作中还须加强配合。
(三)共青团现有的服务机制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青年工作要求,必须加强探索,创新方式。
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全县共青团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年,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突出发展主题,拓宽工作领域,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我县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
一、全面为经济服务,引领青年在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投身新农村建设。实施推进“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以深入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年优秀人才聚焦新农村、扎根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
二、全面为社会服务,引领青年在建设平安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作为
创建青少年道德载体。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并创建一批新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
关爱留守青少年群体。按照《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和谐社会、和谐青年、和谐行动”青年文明号爱心促和谐行动,继续深入开展“青春手牵手、爱心促和谐”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
打造青少年文化品牌。引导企业青年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努力提升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营造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艺术节,加强农村青年文化阵地建设,活跃农村青年的文化生活。
三、全面为青年服务,引领青年在建设“活力**”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奉献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作指引,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促进青年创新创业。通过开展“十佳青年”、“农村青年企业家之星”等评比表彰活动,选树一批青年先进典型,宣传他们敢于打拼、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形成学科技、赶能人、求创业的生动局面。
推进品牌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文明号、保护母亲河行动等青年品牌工程的层次和品质。设立希望工程专项基金,进一步扩大希望工程资金受益面;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指导,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继续推进县级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继续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