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严格科学管理,树立镇村干部良好形象。镇村干部队伍的总的状况是很好的,是一支勤政为人,无私奉献的队伍。但其中的少数干部也确实做了许多违法违纪,侵犯老百姓权益的事情,方方面面的评价、议论并不是空穴来风。因此,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是建设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的基本途径。首先,要建立健全制度,运用好约束机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使对镇村干部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还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严密、细致的财务管理和政务公开制度,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乱支的漏洞。其次,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运用好激励机制。乡镇工作点多面宽,繁琐复杂,目前的定量考核指标存在实际上的不可比性,考核乡镇领导工作实绩时,既有本人的能力、水平、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受区位条件、原有基础、经济水平及其他条件的影响,还有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关系状况等,实际操作中难免有失公允。因此,上级党委、政府必须研究制定一套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具体目标、奖惩标准,科学考核乡镇干部政绩。并正确运用考核成果,对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使用,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者进、差者退”。
8、减压减负,营造宽松环境。一是减压。对乡村林林总总的“一票否决制”,上访工作责任,要区分情况,客观对待,改变“一刀切”的责任追究办法。同时对于“无理无序”的上访者,不能过分地“宽容”。二是减负。对于乡镇所背的沉重债务,要鼓励乡村领导干部通过发展的办法,逐步消赤减债。同时,今后兴办公益事业,上级部署的工作活动,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搞“一刀切”的硬性推进。三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予以规范,以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评价乡村干部,营造有利于乡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宽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