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情况
(一)全县公路网现状
截止到2007年11月20日,我县公路总里程为XX公里,其中国省干线XX公里,县级公路5条XX公里,乡级公路X条X公里,村级公路X条X公里,全县农村公路(县、乡、村级公路)总里程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X%。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现状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是:X条县级公路为专业养护,
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少量的专业养护队伍,组成交通部门管养机构,乡级公路的养护,X个乡镇都设立了地方道路管理所,以乡镇为主体,按所辖范围切块承包养护或发动群众季节突击养护。村级公路的管养,一直未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只有少数经济较好的乡镇抓了几个村试点,但由于资金问题,暂时在全县X个行政村很难推行。
根据《公路法》、《农村道路管理条例》规定,“县级公路县修县养,乡级公路乡修乡养,村级公路村修村养”这一原则,业主明确,养护资金还是沿袭以往专业养护经费和县、乡、村养护经费安排分别下达,县级公路养护经费由省汽车养路费切块补助一部分,重点是小托养路费返还部分;乡村公路养护费上级补点、地方财政列支一部分,各乡镇自筹解决一部分,但这部分的筹集困难很大,对乡村公路正常的养护管理影响很大。
(三)农村公路养护生产运行机制
县级公路的养护生产(包括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基本上采
用国省干线的养护运行机制,由地方道路管理站负责管理,乡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主要由乡镇负责、地方道路管理站按上级规定负责行业指导和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或以奖代补),目前我县村级公路的养护仍没有固定的形式。根据我县实际,目前XXX的养护主要应有以下三种。
模式一:由乡镇成立固定的专门养护队,负责乡村道的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养护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并有少量的机具设备;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解决。这种模式一般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采用较多。
模式二:乡镇政府按行政区域将乡村道公路的路面保洁、巡查、行道树维护等日常管养工作分段包给沿线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将乡村公路养护工作承包给村里的农户。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由专业队伍施工;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和村委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