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服务戛洒“三个第一”建设。一是配合相关部门把花腰傣图饰、符号、标识引入建筑,形成新的花腰傣民居特色,积极参与做好花腰傣饮食特色,特别是做好生态菜谱的开发,形成花腰傣自己独特的菜系;二是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有效对接;积极参与农家乐经营村组改建,继续配合做好花腰傣民族文化品牌研究,努力推进速都、曼湾、曼秀的花腰民族传统民居文化展示区为内容,以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为特色,参与强化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的民族文化内涵;以“花街节”和大槟榔园村文化艺术表演活动辅导为契机,进一步打造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品牌;三是成立花腰傣服饰文化展示队,每年在戛洒举办一次服饰文化节,展示我县原生态民族服饰和云南26种少数民族主题服饰,争取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交易中心;四是组织文化馆和艺术团的辅导教师到戛洒辅导培训文艺队演员,选送文艺队演员参加县内外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和比赛,提高文艺队演员演出质量和水平;五是把戛洒花街片区打造成休闲、娱乐、饮食文化、地方特色产品、工艺品制作等为主的特色街,在花街成立哀牢山红河谷美术创作基地和戛洒花街工艺美术展销基地,组建戛洒休闲图书馆,集聚人气,营造花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六是积极配合戛洒.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交易中心课题组搞好服务,做好花腰傣民族文化品牌和花腰傣服饰的研究。
8、积极探索发展文化产业。根据《**县“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以民族服饰和民族美术工艺品研究开发、加工销售为重点,积极成立民族服饰及民族美术工艺品研究开发基地,组建加工销售企业市场实体,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品牌。
9、坚决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保障措施
1、不断完善实施意见。根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在认真组织落实工作实施意见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意见。
2、狠抓文化工作落实。根据文化工作实施意见和今后的工作目标责任,结合行政效能绩效考核方案的有关要求,积极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强化制度管理和工作实效,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3、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研究出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我县文化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4、工作目标项目化建设。结合文化工作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突出工作重点,将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打造成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来支撑和保证工作意见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