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展叶期:展叶开始期( 5月5日 - 5月9日 );展叶盛期( 5月22日 - 5月31日 )。
3、果实发育期:幼果出现期(6月初);果实成熟期( 10月5日 - 10月9日 );果实开始脱落期( 10月25日 - 11月9日 );果实脱落末期( 11月15日 - 11月28日 )。
4、新梢生长期:新梢始长期( 5月5日 - 5月12日 );新梢停长期( 8月12日 - 8月21日 )。
5、秋叶变色及脱落期:秋叶开始变色期( 9月23日 - 9月30日 );秋叶全部变色期( 10月7日 - 10月10日 );落叶开始期( 9月23日 - 9月27日 );落叶盛期( 10月9日 - 10月16日 );落叶末期( 10月25日 - 11月9日 )。
通过一个时期内对华北落叶松在特定地点磨沟沟底观察其物候期,反映出华北落叶松在莲花山保护区海拔2000 -2100米 生长发育情况较同海拔其它北方地区相对滞后,这是林业生产和制定营林措施的科学依据。
三、认真负责苗圃的建设和管理
(一)2004年经过腐质殖土的验收、整地做床、清除苗圃地周围杂草,维修防护栏,使苗圃地的建设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达到标准化。同时购置了相关农具,建立了农药库、工具库、种子库,检验室,会同其他人员完善了育苗技术档案,完善了农药库管理制度,苗圃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二)加强苗圃管理,提高苗木质量。自被组织分配到磨沟管理站以后,负责管理新育苗及一、二年生苗木,从基本的土壤改良做起,将活土层厚度低于 35厘米 的地取土垫厚,使土层达到 55厘米 以上,并添加森林土,重施有机肥料,为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疏松、保墒,减少病虫害及杂草危害,按照秋耕深,春耕浅的原则,在整地后10天,及时作床,根据莲花山林区气候干旱的特点,做平床,床底宽 110厘米 ,床面宽 100厘米 ,床高 5厘米 。在育苗期间同其他人员一道亲自操作种子催芽、播种、病虫害防治、锄草和松土每道工序,做到不等、不靠,新育苗是一项难度大,责任重、技术性强,质量要求相当高的工作,稍有马虎就容易造成苗木失败,生理病害和虫害发生,为了提高苗木出芽率和成活率,从苗木播种一开始,我们就组织人员开始守候食种子的鸟类,及时向新育苗床喷水,在苗木出土率达90%以上时开始升架、锄草,喷洒波尔多液,6月中旬灌药除地下害虫,并对用药量浓度和其他操作规程都做了详细的档案记录,冬天进行了覆盖,确保苗木安全越冬,通过我们的共同协作,辛勤劳动和管理到位,新育云杉苗长势良好,并及时出圃4年生以上苗木既为单位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为下年新育苗木创造条件。
四、严格造林技术规程,提高造林成活率
本人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和造林工作。义务植树100株以上,四旁绿化树150株以上,在造林活动中严格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造林技术规程,认真调查选点,从起苗、运输、假植、整地、栽植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并担任技术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始终坚守在造林第一线,要求民工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和“挖大坑、栽当中、踩实沉,不窝根”的技术规程和民工同去同归,跟班跟点进行督促,保证造林质量、进度,提高造林成活率,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
五、完成的其它各项工作
(一)义务植树:2005年3月在局检查站后的鸟山参加义务植树;2006年在山门一带参加四旁绿化成功栽树12棵,植树尽责率达100%,成活率达98.7%;2007年参加机关院内园林绿化及检查站后、局大楼背坡播种造林工作,义务植树10株,四旁绿化15株,植树尽责率达100%,成活率达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