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述职报告(2)

2025-05-02

2、增设基地,严抓实习,多证就业

第一,通过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我们在北京、天津、青岛、大连、沈阳、丹东、厦门、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二甲、三甲医院建立了20多家实习基地的同时, 今年又确定5家工厂企业为定点实训基地,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沿海地区、大中城市的联络,拓展“两基”建设,新建区外实训基地4家,直接就业基地8家。第二,利用实习就业基地的先进教学设备、高水平的带教师资、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实习严格把关,把学生的实习做为培养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切实地把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的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为我院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直接留用上岗工作,未留用的也通过所在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了就业。每年在学生即将开始实习时,招生就业处就配合各教学系深入各班级,按照实习大纲标准及实习基地要求进行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生产安全、团结友爱教育,并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定期深入实习点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产实习情况和市场需求状况,为课程设置和就业市场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毕业教育为就业提供服务。毕业生最后的一年里,我们通过就业知识讲座、广播、团日活动、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择业观教育,使广大毕业生转变就业思想、更新就业观念;经常邀请已经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就业经历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学院还邀请山东四维驻沈办的负责人、科区工业园区领导向毕业生讲解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同时我们还严格进行管理,在毕业生离校之前院领导、学生处、团委、班主任轮流值班,深入到班级教室检查、与毕业生促膝谈心,发现问题及进行解决。经过全院上下的齐心努力,两年来我院毕业生都做到了文明离校、安全离校。第三,积极推行双证或多证就业工作,加强与劳动保障、人事、技术监督部门沟通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各类资格培训和考试,推行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教学技能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进行常规的训练和考核。我院学生在毕业时,可考取普通话合格证、蒙语标准音合格证、计算机二级证、英语三级证,通过率90%以上,引导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社会培养了合格技能型人才,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05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518人(不含函授、电大),其中中师中专12个专业,共计1251人,就业率60%;普通专科2个专业,共计267人,就业率达到98%,(签约2人、专升本11人、灵活就业249人)。

3、勇于竞争,抢抓生源,提高效益

生源是学院的命脉。只有抓住生源,才能促进学院良性发展。我把招生列为学校工作头等大事,认真组织,狠抓落实。一是实行了层层扛指标,人人定任务措施,全校动员,增强职工人人心系学校,心系招生工作的责任感。二是每年都抽调骨干力量多次深入基层开展招生宣传设立招生点。三是发挥学生假期时的广告宣传作用。四是在紧紧依靠企业,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运行机制,是职业院校的一条必由之路。我们决定以订单培养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经多方努力,与科区工业园区达成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与企业签定了第一批订单培养就业合同,经自治区招办批准,春季将招收8个专业的共300名学生,实现了订单培养零的突破,学习期间,工学结合,推广“集中带薪上岗实习”的模式。承担了市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任务,可供农牧区青年自由选择专业,定向参加培训,确保完全就业。我们还根据各教学系现有的优势,鼓励以系为单位举办各种短训班和专业培训班,力争两年内使护理、康复等专业与国际接轨,实现部分学生到国外就业的目标。我们决定以企业人力资源缺乏为契机,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高、中职订单培养,为学生开辟就业门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既适应农牧区青年技能培训需要,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也破解我院招生就业难的突出矛盾,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全校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招生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05年招生:三年制高职662人,五年制高职普专681人,中师中专333人,电大专本科570人,成人教育598人,订单招生1200人。招生规模在全区同类院校前列,招生工作上了新台阶。

下一篇:招商局2024年述职述法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