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思想工作总结(3)
2025-04-27
2、开放项目步伐加快,实效增强。2003年以来,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不动摇,把开放项目工作做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扎实开展开放项目年活动,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特别是2006年初确定的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及社会事业五大类73个建设项目中,有44个县级重点开工建设,其中超亿元项目5个,超千万元项目25个,累计完成项目投资8.4亿元,同比增长8.7%。引进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引进县外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13%。签约对方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完成计划任务40个的105%,实际利用外资53万美元。其中,农业龙头带动项目能力增强。全面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上了色素万寿菊加工、牧原生态食品技改、宇航人沙棘二期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9个,农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加大。以加快推进城镇化战略为核心,重点实施了迎宾街改造、县医院整体迁建、县城集中供热、姜塞线公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等11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技改项目效果明显。旭日脱水菜、牧源食品、可大毛纺、鹿苑酒业等13个技改项目进展顺利,部分企业投入运营。
3、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就业再就业效果明显。三年来,始终把劳动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做为“民生之本”进行重点摆布,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援助工程、劳务经济、职业技能培训四大重点。主攻岗位开发、组织培训、有序输出三个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6年底,全县新增就业2120人,安排“4050”就业困难人员413人,外出务工69816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16754人,培训城乡劳动力17856人,职业技能鉴定6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04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5%,求职介绍率和职业指导率均达到85%以上。全年,共征缴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保、工伤保险等各类保险4314万元,为全县5913名参保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医保人员发放各类保险金4789.1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从而巩固了“两个确保”。县政府曾被评为“全市劳动保障先进单位”,我本人被评为“劳动保障先进个人”。
4、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几年来,始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环保理念,大力实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战略,把环境保护工作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断加强环境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保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城内主要水污染物化学耗氧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内大气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治理,县城内工业废水废物排放明显减少,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河流水环境质量达到省级要求,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有了新的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公众参与环保机制逐步规范,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县政府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环保工作优秀单位”。我本人也在2006年度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监测试点县先进个人”。
5、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软环境更加优化。以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移动电话、户户通电为重点的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移动通信覆盖面迅速扩大,95%以上的行政村均有移动信号覆盖;程控电话使用率实现稳中有升,固定电话用户数达7万多户;供电网络运行安全可靠,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特别是2006年,总投资570万元的“户户通电”工程,彻底解决了1022户、3588口人无电历史;总投资950万元的广发永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总投资320万元的半截塔35千伏的变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有效缓解供电需求。
6、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安全形势稳定。三年来,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做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强化目标责任,保持了全县安全生产的基本稳定,县政府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优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