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廉政镜鉴丛书》有感(一)(2)

2025-04-30

    对待自己要“正”。正人必先正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郑培民语),才能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才能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腐败现象,郑培民时时提醒自己“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他要求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他经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他始终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郑培民同志以其“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管理对象有好多经营的物品是每个家庭中必需的,我们不能接受“二价”商品,拿人家的手短,不能因此造成我们工作被动。

    对待家人要“严”。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是当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家风是领导干部自身党性修养的一个标志和具体表现。家风清明澄澈,可以折射出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郑培民不仅严以律己,对家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不仅自己清正廉洁,一尘不染,把住“前门”,还教育妻子儿女帮他守住“后门”,把上门“送错误”的人拒之门外,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他常告诫子女:“与其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从郑培民同志从严治家、培养良好的家风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廉洁从政的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对待名利要“淡”。如何对待名和利,是当今每一位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考验面前首先应交出的一份答卷。江泽民同志指出:“功名利禄的思想太重了,没有什么好处,使自己不得自由”。共产党人只有克服了个人名利思想,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郑培民同志以其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始终保持着平民心态,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以“永做人民公仆”做为自己的追求。城市管理工作目前工作环境和待遇虽然不够理想,但这支队伍成立不久,还很年轻,还不能与公安等历史优久的部门相比,大家都来自各条战线,城管的待遇比大家以前的工作待遇总有所好转吧,比其他厂矿企业的职工待遇总好吧,大家心理应该平衡了,不能太急了。


下一篇:援疆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