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原始胡杨林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开发建议书](4)
2025-04-27
4.3.1.2探险旅游,尤其是原始胡杨林、冰川、沙漠探险旅游可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特别是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奇观奇迹的求奇、求异心理,对冰川、沙漠的探险,更可以通过旅游者对原始胡杨林、冰川、大漠奇异的风光的猎奇探险,满足旅游者对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的感受和了解的愿望。更有意义的是对旅游者和青少年不仅进行了恶劣环境适应能力训练和教育,还是对旅游者和青少年进行国家、社会、边疆、民族教育的最好方式和课堂
4.3.1.3我们的调查表明,摄影者和大学生男性80%、女性60%以上对原始胡杨林、冰川、沙漠探险旅游感兴趣;青少年70%对原始胡杨林、冰川、沙漠探险旅游感兴趣;中老年50%对原始胡杨林、冰川、沙漠探险旅游感兴趣。可见,原始胡杨林、冰川、沙漠探险旅游有着较大的旅游市场价值。
第五章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的不得因素
5.1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5.1.1有利的内外部环境
目前,**县进行特色旅游开发,已具备了实现更大发展的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打下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家坚持扩大内需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给**县发展特色旅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我国正在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发展阶段,申奥成功、加入WTO,必将给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西部大开发正在加快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将为**县进行特色旅游开发带来更多的实际支持;加之**县进行特色旅游中,干部、群众信心增强,积极性高涨,已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可喜局面。可以肯定地说,加快**县特色旅游开发,是大势所趋,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5.2有利的资源条件
5.2.1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地理纵跨多个纬度带,从陆上极高点海拔4888米的喀尔里克平顶冰川到极低点海拔260米的盆地,草原、雪山、沙漠各类地形兼备,生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加之民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硅化木、胡杨林及众多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
5.2.2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品位极高,对海内外旅游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是发展特色旅游的胜地。这些资源涉及自然的、地理的、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等各领域,不仅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和魅力,如**县的硅化木、胡杨林、鸣沙山、喀尔里克山平顶冰川,都是惟**县所有的精、绝品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品位高,而且垄断性、独特性强,是**县发展特色旅游的最大优势,也是**县经济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本。
5.2.3旅游资源的原始神秘性。由于受人为破坏较少,目前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5.2.4与自治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大市场有双重互补性。若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一定会成为**县经济的新的增长亮点。
5.3项目实施的不利因素
**县特色旅游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总量还不大,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制约**县进行特色旅游发展的直接因素主要有:
5.3.1资源底数不清,限制了加快旅游开发的信心和决心。对总体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范围、环境、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都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不利于进行国内外比较和综合评价,也难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5.3.2可进入性差,仍是首要“瓶颈”。 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食宿条件等限制,**县特色旅游的许多资源,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已开发的景区相当一部分也因“行大于游”问题而处于半闲置状态。
5.3.3资金匮乏,是导致旅游产品开发不力的重要原因。**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多数属于吃饭财政,而大规模引进外来资金的环境和条件还不具备,目前还难以对旅游资源进行成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