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事迹材料(4)

2025-04-27

  ——样板推动带全县。全县双拥共建基本形成了“建一点,带一片,建一片,带一方”的新格局。近年来,涌现出了筹资5万元建成“忆红塔”的赶场镇、自费投入10万元建起全国第一家“红军山洞博物馆”的双流小学校长陈喜朝、军地携手谋发展的右江镇、警民一家亲的坪河乡、旅游扶优创特色的桃园镇等上百个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样板推动,强力辐射,牵动全局,双拥共建成为全县双拥新篇章的亮丽看点。

  六、抓优抚改安置,增强双拥难点突破力

  一是群众优待金实行县财政全额直拨,乡镇足额发放的办法,突破优待政策“落实难”。农村税费改革后,建立了“县民政测算当年全县优待金标准和总额,县地税纳入农税及附加征收,县财政全额预算直拨到乡镇,乡镇集中组织发放兑现,优待对象凭证领取现金,县民政局负责发放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优待标准达到上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2年户平标准750元,以后年均以50元的幅度递增。同时将三等伤残医疗金、双拥保障金、军功奖励金一并纳入财政预算直拨,使优待资金有了可靠的来源和保证,优待政策全面落实。

  二是建立优抚对象抚恤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突破抚恤补助标准“提高难”。县人民政府制发了《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兑现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在上年基础上,2002年人均增长12元,2003年为24元,2004年自然增长36元,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得到同步提高和改善。

  三是财政建立优抚医疗保障金,突破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县政府先后制发了《右江县公费医疗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在乡二等一级以上伤残军人公费医疗办法》等文件,作出了将全县老红军、西路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实报实销;2004年县财政先期预算60万元,不足部分年终决算及时解决,对其他优抚对象就医纳入城乡医疗救助,使优抚对象长期面临的“医疗难”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

  四是扎实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优先专项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坚持落实“安居先安优,解困先解优,低保先保优,救助先救优”的原则,近年来,为优抚对象迁建、改建和维修住房600多户1800多间,土地、建管部门优先批拨宅基地免征费用36万元;县民政局和县级部门为优抚对象解决和捐助现金50万元,户平救助500元至1000元;为646名城镇特困优抚对象按程序先期落实了“低保”,标准从高,月人均享受130元;全县有25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家庭按月享受户均40元的生活救助金;对1500多名长病优抚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最高户年达3000元;为100名优抚对象子女给予了失学救助,每人每年达500元以上。由此,优抚对象“钱难”局面有了明显好转。

  五是及时调标和实施优抚资金社会化发放,突破优抚经费“领取难”。严格按国家规定及时对定抚定补金调标兑现,对定补对象每半年进行一次自然减员清理,新增定补人员280人,年新增支出30多万元,老复员军人月定补额达到93元,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严格实行了优抚经费社会化发放制度,由县民政一家直管,县财政一家直拨,乡镇信用社一家直发,享受对象凭折子证件到银行直领。全县年直发资金500多万元而无一差错发现,杜绝了过去优抚金“领取难”或乡镇“发白条”现象,有效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六是推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刀切”,突破城镇兵“安置难”。从2002年起,采取“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自谋职业与优惠政策扶持相配套,安置补助金社会均衡负担与财政预算补差相结合,补助金标准按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两至三倍计发与待安置期间月发生活补助费相并行”的办法,加大了安置改革力度。城镇兵安置自谋职业率2002年达43%,2003年为100%,两年兵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金达16950元,待安置期间人均月领取生活补助费130元。自谋职业被广泛接受,走出了安置工作的新路子。

下一篇:方永刚同志简要事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