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我院干部队伍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是历史方面的因素。由于我院由科研事业型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时间还不长,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思想观念,对一些干部的影响比较深,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对现代企业制度了解不多、认识不够。不少干部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需要领导干部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二是主观方面的因素。我们当中一些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央提出的这一新的发展理念,虽然是坚决支持和拥护,但在贯彻执行中,有人认为要解决我院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还是要靠经济增长速度来支撑,因而强调快的一面较多,强调又好又快不够;强调经济发展的声音大,强调统筹协调发展的声音小。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领导干部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此外,有些党员干部忙于抓经营业绩,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系统不深刻,有的虽然学了,但不善于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这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三是价值取向方面的因素。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对政绩观理解不够深入,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经营业绩决定一切。我们企业的领导干部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不足,有些与不正确的政绩观有关。一些党员干部在追求政绩过程中,考虑眼前利益的多,而不是用更多的精力考虑长远发展,考虑如何实现我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少数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过程中掺杂个人私念,追求个人政绩的意识较强,缺乏为集体和广大职工创造政绩的意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干部队伍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四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能力具体到我们企业,就是企业负责人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它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需要我们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虽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已逐步成为共识,但还未上升为法规方面的内容,对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缺乏刚性;对于我院来说评价科学发展能力强弱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我院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