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信息全球化拉近了人类交流的距离。毫无疑问,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将直面全球化的竞争。市场竞争的空间将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生存环境将更加复杂。现存封闭的垄断市场和地区贸易封锁将逐步被打破,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的企业家面对的是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新舞台。那么,中国企业家如何担负起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以新的角色展示新的精神风貌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寻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则”和“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显示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所产生的文化力和生产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场管理的革命。从主流上说,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变革,即思想观念的变革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带来资源利益的共享。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坚定基石,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文化力在解放生产力中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文化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一大批优秀的、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把企业文化作为打造企业竞争力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并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看,笔者的基本判断是:
第一,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但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企业好,西部和民营企业差,说得多,做的少,表面的多,深层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索、加强和利用。
第二,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分析注意转向定量分析(如文化贡献率、实证模型等),研究范围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但总体上说阐述概念的多,实证研究的少,特别缺乏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深层次的文化力研究,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三,许多大企业集团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而且设立了企业文化部,有的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融合,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企业文化建设决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把它作为时髦的“装饰品”或庸俗化,而应该自觉地利用和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一条渗透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的途径和载体。要不断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第四,企业家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但企业家精神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的企业家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家要凸显与张扬个性,并进行科学的CI、VI、MI、CIS设计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