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维权相结合,努力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贫的根本途经。因此,帮扶中心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方面从精神上鼓励困难职工勇敢地走出去,通过再就业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多渠道地为特困职工寻找就业门路,并切实地保障他们及时地获取报酬,使其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1、做下岗职工思想工作,鼓励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到帮扶中心求助的大多为4050群体,面对再就业,他们缺乏信心。来帮扶中心求职时等靠思想严重,总觉得什么工作都做不了。对这部分人员,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经过耐心的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2、服务与维权相结合,保护求职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帮扶中心在工作中本着促进用人单位求职者相互选择、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进行服务,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的劳动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按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对于违反劳动工资规定,经宣传政策后仍不能按有关政策规定支付工资的,拒绝为其推荐人选;对于劳动者享有休息权这一规定在双方签署协议时特殊说明,双方满意认可协议才生效。同时,在工作中竭力解决劳动纠纷,为打工者讨回公道。
3、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培训,提高下岗职工就业技能。
通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使我市受培训的下岗职工获取了职业道德、家庭礼仪、人际交往、社会保障及法律法规、家庭保健、医疗护理、家居保洁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下岗职工的服务技能。这些培训,为下岗职工提供了学习一技之长的平台,为不断实现再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倾听职工心声,指导职工依法维权
困难职工是弱势群体,面对困难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对于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更是投诉无门。信访接待成了他们倾吐心声的窗口,而法律援助切实地成为困难职工维权的有力帮手。下岗职工王林遭遇车祸后,原本困难的家庭更雪上加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帮扶中心借给他两千元钱聘请律师,并帮助他打官司,最终王林胜诉,得到了赔偿。为此,王林为中心送来了“帮扶下岗职工排忧解难、实施法律援助无私奉献”的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
截止到目前为止,帮扶中心职业介绍部共接待来访41,685人次,其中求职登记5,873人次,求职推荐5,798人次,求职成功2,886人次;特困救助部接待登记12,432人次,救助6,533人次,其中助学1,11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243,300元,发放救助物资折合人民币201,908,28元;法律服务部;接待来访93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卡和帮扶优惠卡9,063张。
随着帮扶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帮扶成果不断扩大,帮扶中心工作得到了全总、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的充分肯定。200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来我们中心视察时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办了很多实事,工作做得好。还当场为前来救助的两名特困大学生各发放元救助款,并详细询问了解了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委托省总工会及市总工会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并于2006年1月做出重要批示:应表扬黑龙江省总工会和齐齐哈尔市总工会。帮扶中心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届的赞誉,多家新闻单位和媒体对帮扶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报导。
**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2008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