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警察---程明(3)

2025-04-30

  程明的母亲、妻子、女儿赶到医院。程明的同事、战友也都不约而同地赶到医院。人们见他的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不忍让她受到如此残酷的打击,便谎称程明只是由于感冒,发高烧,让她回家休息。纯朴的老人家相信了,放心地回家等待儿子归来。但是,她永远再也等不到自己的儿子回家了。

  时间在无情地流逝,五个昼夜,大家和程明一同坚守,没有人离开病房。

  ……

  程明真的走了,他用拼命三郎式的工作,给三万战友留下了一个无怨无悔的身影。他用勤奋、质朴和清贫,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赤胆忠诚!

  巴渝儿郎多才俊

  重庆奉节,可谓家喻户晓。唐代诗人李白让奉节成为中国人痴迷的地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千古绝唱,更使奉节乃至奉节的白帝城扬名世间。

  奉节因地灵而人杰。程明出生在奉节公平乡一户农家,15岁考入师范专科学校,18岁,脸上还挂着孩子气的程明,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几年后,已结婚育女的程明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2002年,程明怀着对人民警察职业的无限向往和崇敬,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市公安局,实现了他当警察的人生愿望。

  当乡亲们和同学们惊诧的时候,"城府"极深的程明让人们如梦初醒:"这身警服我心仪已久"。

  良好的素质和知识沉淀,使进入重庆市公安局研究室的程明的优秀品质不断显现:好学、谦逊、朴实、善良……

  2008年第六期《重庆警学》杂志,刊登了他撰写的卷首语:《历史2008 信心2009》。文章于厚重笔力中凸透拳拳赤子之心。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灾难生成力量,沉痛化为坚韧,艰险成就荣耀……重庆公安人以特有的勤劳与朴实、顽强与拼搏、无私与奉献,为平安重庆描绘了一幅幅亮丽的画卷"。

  他写出了题为《"三长"制撑起农村治安一片蓝天》的调研文章。该文数据翔实、思路新颖、操作性强,对推动农村治安工作具有很高指导价值,重庆市公安局很快在全市农村派出所予以推广,公安部也迅速向全国公安机关加以推介。

  六年时间,程明撰写了大量简报、公安年鉴、警学论文共计2百多万字;先后完成10个公安理论调研课题,写出了几十篇有理论价值的论文并先后被上级转发刊用。

  程明到研究室6年,实际一半时间都在跑"外援"。在"写手"稀缺的公安机关,程明就象《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神枪手顺溜一样,不时被兄弟部门"借"去支援文字工作:"大学法办"、"三基办"、"演练办"……在他眼里,只有岗位,没有"临工"!同事们都感叹:程明这个人,实在,能干,厚道,最听指挥、最让人放心!

  2009年8月,他又被抽去"演练办"。短短20多天,他连续撰写出23份工作简报、2个请示和1份工作方案。每写一份材料,为使内容更丰满,他顶着酷暑辗转于各个训练场,看训练、搜事迹,警服衬衫结起"盐壳子",斑斑驳驳象地图一样。

  回到家里,他累得都直不起要,继续写作,处理材料。这位贤惠温柔的女人,为照顾年幼的女儿,更为支持丈夫的工作,不惜从原任教的学校停薪留职迁到重庆,当起了"全职妈妈"。每每看着丈夫困乏的面容,她会为他泡上一杯茶、拧上一张热毛巾,然后静静地陪在他身边。

  因为妻子没有工作,全家日子过得很拮据,程明感到很愧疚。他常对妻子儿女说:等还完房子贷款,带你们去旅游。而局里每次有捐款活动,他都抢在前面。汶川地震,他捐了三百元,鲜有人知的是他连几十元一件的衬衣都舍不得买。如今回忆起这些,研究室的同事们都以泪洗面。程明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坚守着共和国警察的职业操守,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清贫。

  既然选择了神圣的使命,纵然倒下也会大写光荣。

  面对未来,程明说过:"我们重庆公安人、公安理论研究者要满怀信心,逆风而上,踏雪前行!"

下一篇:2024年黄船钉英勇救人先进事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