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各乡镇要高度重视项目开发工作,要立足本地实际,做大做强1-2个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对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要组织专门班子去寻找投资者;对有一定意向的项目,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抓落实。优化工业布局。注重合理规划布局,走集中发展的路子。
三是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乡镇经济发展、富民兴乡镇的支柱产业来抓。各乡镇要将劳务输出与加快乡镇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积极做好劳务信息、中介、技能培训、法律等服务,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积蓄后劲。
(四)优化工作环境,为转变乡镇职能创造良好条件
——改革乡镇业绩考核指标。重点考核农民实际增收、主导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消赤减债和依法行政等指标,考核乡镇干部应侧重于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工作思路、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取得的实效、分管业务工作采取的措施与收到的效果以及解决热难点问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效。要尽量扩大群众参与测评、个别谈话的范围,使考核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把农村的各项公共开支,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参照城市的做法,还农村人口以国民待遇。对现有转移支付的项目,包括五保供养、军烈属优抚、民兵训练等,不留缺口,全额支付。
——妥善处理乡镇债务。建立健全严格的乡镇债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新增债务。对已有债务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口径、内容进行清理核实,核清债务债权主体,分清还债义务和清偿责任,然后先易后难分步消化。要对债务形成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分项剥离,合理分类逐项予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