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荣,必先明耻。耻字从耳,原义是对可恶不伦之事的舆论鞭挞与精神谴责,是骂声不绝的斥责。关于耻的文化,中国古代典籍中比比皆是。《论语》有言:“行己有耻”,说的是人须有自尊、自爱之心,莫做令己蒙羞之事。又云 “知耻近乎勇”、“胜已者,胜人”。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孔子说是“知耻”的结果。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欧阳修也讲过,“廉耻,是立人之大节”。强调知耻,以教育党员干部和社会大众孤立和反对腐败行为,形成不容腐败的社会舆论,为反腐倡廉提供公众性舆论支撑,占领和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
从宗教学的意义上说,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每个宗教,都有一个值得敬畏的神灵,用以维系社会与人心的秩序。基督教众怕上帝,怕死后入地狱。佛门弟子惧如来佛,惧轮回报应。伊斯兰信徒畏安拉,安拉无处不在。共产党人不信神,革命时代讲无法无天,是大无畏的精神,是由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当党成为执政党之时,也要在心中立个畏字。所畏者,非神非圣,而是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权力的所有者,而公务员是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公务员要牢记手中之权力由党与人民赋予,用权必慎。须知权有两刃,一则为民,一则害民。用的好,民之福;用不好,民之害。要时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慎用权;只能用权为民,不能以权谋私。要心有所畏,警钟长鸣。否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必将身陷囹圄,身败名裂。
如今市场经济波涛汹涌,形形色色的诱惑层出不穷,干事业更需要知荣明耻、警钟长鸣。反观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等典型的腐败分子,忘了历史上李林甫、严嵩、和珅之流不知廉耻、贪得无厌、祸国殃民导致遗臭万年的深刻教训。他们以权力为工具,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追求享乐、谋取私利,贪赃枉法,荣辱不分、无法无天。最终自食其果,被人民所唾弃。
三要清心寡欲,严以律己
如何做到志存高远?那就要清心寡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心,务须淡泊;寡欲,方能宁静。要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燥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像池水被沉淀透明,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如何践行知荣明耻?那就要严以律己。公生明,廉生威。要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能顶住歪理、耐住清贫、抗住诱惑,真正把握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建立起廉洁从政的表率。顶住歪理,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耐住清贫,必须倡导正确的利益观,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到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抗住诱惑,就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拒腐蚀、保原色,真正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制住各种诱惑。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我名岳,父母取名用意有二:一、岳者,高山也。峰高千丈,无欲则刚。清心寡欲,就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左右,才能向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之境界迈进。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之姓,以期效仿。记得有题岳王庙联“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此联上联为岳飞原话,下联化用文天祥诗句。强调欲求天下太平,须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爱钱即不贪,那就要清心寡欲,廉洁从政,此对于如今的廉政建设,自有借鉴之用。我更当时时谨记,不负父母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