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警务前移,实施城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一是加强警务区建设。我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原有38个警务区的基础上,新增29个警务区,警务区民警人数达到了69人,占派出所民警总数的61%。其中梅林派出所在新农村建设点设立的两个警务区,成了全县农村派出所警务区建设的典范,其典型经验以《xxxxxxx》为题在8月26日的《xx日报》推广介绍;二是加强和完善内务管理,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各派出所先后建立健全了内务管理六个方面的十五项制度,如例会制度、考核考勤制度、枪支警械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做到了有章可循,促进了派出所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改革勤务方式,适应基层需要。基层派出所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他们自觉地把作息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作息协调起来,实行弹性工作制,有效地与工作的实际需要相对接,提高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接触率,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三、以正规化建设为重点,努力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倾斜基层,夯实基层基础。按照“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流,钱往基层用,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思路,先后投入巨额资金重点抓好了10个方面的实事:一是抓好了吉埠、五云、大埠、大田、储潭、王母渡、三溪等派出所、储潭交警中队综合楼院建设,南塘、储潭2个交警中队办公综合楼的建设,投资6万余元对县局办公大楼第八、第九楼层进行了装修,投资7万元在11楼会议室安装了324个固定座位。二是争取国债资金2007年对王母渡、三溪派出所和看守所进行改造完毕;三是添置警务防护和警械装备,确保一线民警有防暴头盔、警棍、手铐、强光手电、盾牌和防弹衣、防剌衣和警械装备60余种300余台(套),刑警大队和323国道、105国道、江兴公路沿线派出所有一套阻车带,切实杜绝和减少民警因防护不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四是争取上级补助,改善车辆装备 ,新增警务用车6辆;五是投资22万元,组织采购组专门赴广东顺德为16个派出所购置了统一的办公桌、会议桌、铁皮档案柜和户籍橱、钢木床等办公设施;六是统一派出所民警的住房摆设,做到整齐划一。经过公开招投标,2006年完成8个派出所外观标识建设任务。完善派出所小娱乐室、小阅览室、小浴室、小健身房、小食堂等配套设施,为派出所民警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七是为局属单位添置32性能较好的品牌电脑。同时为各基层派出所配齐传真机,确保上级的指示、精神能尽快传达。八是加快“金盾工程”建设步伐,完善局机关刑侦、经侦、治安、国保、交警、巡警等部门“三级网”建设。在现有开通高标准、多功能公安四级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电话会议直接联通至各所队。加强人口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保障网上运行质量,实现公安业务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加大刑事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力争达到二级标准;九是对派出所综合楼院建设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决算,力争全部兑付;十是清理全局老债70万元。
二是加大投入,推进正规化建设。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强 “三所三队”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善基层派出所的办公条件。目前,全局16个派出所全部统一了外观标识,办公场所宽敞,五小工程齐全,其中有9个派出所拥有了自己的办公楼房,还有两个派出所的办公楼房正在修建中。二是提高看守所的监押条件和档次。今年为看守所、拘留所充实了新警力,健全了领导班子,提高了办公和看押条件,治安拘留所监所已建好。三是完备刑警大队的办案条件。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加强了文字痕迹检验、法医鉴定、现场勘照、技侦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刑事档案管理工作。
四、以教育培训为轴心,促使民警基本功上台阶
我局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以强化民警的内功为先导,以“三懂四会”为目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高起点定位目标、高标准制定措施、高强度推进落实,狠抓教育培训,掀起了苦练基本功的热潮,使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