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实际工作汇报(2)

2025-04-27

  (三)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把城镇规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擎。近年来,我们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完善功能、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区位优势为依托,按照四化标准,先后实施了绿色通道、园区建设、公路网络、绿化亮化及镇区自来水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06年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叫响了“打造威海第一窗口”的口号,依托机场的扩建改造、井南村的拆迁,园区的扩张,加大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其中,投资1700万元改造的青龙河上段,成为环绕镇区的风景带。机场南路的美化、机场北路的改建和集贸市场的硬化以及投资3000余万元新改造的309绿色通道,极大提升了城镇品位。同时,以房地产、商贸设施配套为重点,开发以空港蓝天花园、翱翔商品楼、泰浩福新园等为主体的商宅楼房开发,新增进镇经商农民300余户。加工业、服务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呈现出集体、个体、联合体,工业、商业、第三产业融为一体的产业优势,旧房改造、新楼建设合理地构画出“上宅下商、内厂外商、商商相接”的格局。供电、通讯网络已经构成,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镇区、园区相互依托,构划出初具规模的现代新城镇。在城镇建设的引领下,加大辐射力度,由近到远、由里到外、由点到面,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几年来,采取政策扶、镇里补、集体出、社会捐、外部助等渠道,全镇用于环境改造资金达9100万元,70%多的村实现了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的“四化”标准,100%的村硬化了连村路。有时埠、口子、辛庄头、口子等8个村被授予威海市“优美生态村”称号。

  (四)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融入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民心所向,时代所需,发展所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议题。“当记百姓苦,不忘鱼水情”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追求。改善民生是党委应尽之责,改善生活是群众迫切愿望。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十有”民生工程建设为主体,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如,投资220万元建设中学教学试验综合大楼;投资230万元建成威海市级规范化敬老院,使其实现了环境园林化、居住宾馆化、健身休闲化、管理规范化。投资570余万元硬化大陈线、赛克线两条镇路等。尤其是08年,我们大打“三大工程”攻坚战。针对全镇有35个村、19.2公里、11万平方米连村路没有硬化,33个村没有安上自来水的实际,不等不靠,攻坚克难,把“三大工程”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建设资金到位、责任考核到位、互助协作到位。去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硬化“连村路”29.5公里16万平米,工程比计划超出10公里、5万平米,镇政府补贴资金235万元;新通自来水33个村4800户,新建沼气492户。威海市在我镇召开“三大工程建设”现场会,对我镇的做法和经验予以推广。实践证明,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亲民、利民、扶民,是促和谐的有利保障。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把发展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支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促进和谐,发展巩固和谐,而稳定会保障和谐。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时代意识有了较大的转变。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冲击,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遵纪、不守法现象,甚至社会的底线伦理道德也受到严重挑战,尤其在农村,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制观念有待提高。因此,我们立足农民素质提高,用好现代远程教育这个载体,搞活农村文化大院这块阵地,创建文明家庭这项活动,弘扬“八荣八耻”这个观念,引导和激励农民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创文明户”的良好氛围,把建设“和谐镇”、“和谐村”、“和谐户”有机结合起来。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范村务决策,让群众当家作主;制约施政行为,让群众公开评价,真心实意地提高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推行村级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了长效自治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农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才是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下一篇:信访局2024年自查报告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