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所谓习惯性违章,顾各思义,就是固守旧有不良的作业传统与工作习惯。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这些违反安全规章的行为,由师传徒,由甲及乙,侥幸变“经验”,习惯成自然,以其特有的隐蔽性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然而血的教训一再表明:习惯性违章是事故的温床和祸根,事故往往是习惯性违章的结果。
由于习惯性违章不一定每次都造成事故,所造成的事故也不一定造成重伤、死亡,因而,这种带有守旧传统和侥幸心理的违章行为有时会给违章者带来临时效益,如省时省力,所以,习惯性违章还很有市场。国家电网公司近期所发生的伤亡事故表明,95%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无监护作业,急于求成现象尤为突出。
习惯性违章一害个人,二害家庭,三害集体,已成为电力生产事故的普遍性原因。因为习惯性违章行为中90%未造成伤害,使员工淡化了遵章守规的自觉性,甚至把“安规”视为包袱,有意无意地习惯性违章。剖析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
1、不信规程信经验,抱侥幸心理,认为违反安全规程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口头上承认安全规程重要,但无人监护时往往随意作业。
3、图省事,嫌麻烦,贪图方便,沿袭旧的不良习惯,导致违反安全规程。
4、因事先准备不足,仓促作业而违反安全规程。
5、因配合不好,交待不清,作业者想当然而造成违反安全规程。
6、因作业时情绪不好或逆反心理而违反安全规程。
7、因外部环境影响而违反安全规程。
8、作业者素质不高,不了解安全规程,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自觉的违反安全规程。
鉴于习惯性违章的严重危害性,针对习惯性违章的特点,为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呢?
以教育为前提,帮助职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提高遵章守规的自觉性。首先,要加强正面的常规安全思想教育,如每周的安全活动,每年的“安全周”、“安全月”活动教育,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如开展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等,使职工增强遵章守规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事故快报”,“事故通报”等,利用血和泪的教训以及日常工作中违章者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生动感人的安全思想教育,同时通过组织观看一些科教影视安全记录片,使职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习惯性违章,不但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而且与人的安全素质有关。许多违章行为,违章者存在一知半解犹豫不决状态,无法判定出行为的错误之处,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工作技能不容忽视。首先要做到思想稳定,安全意识强,在安全工作方方面面能够做到“循规蹈矩”。其次要控制好个人行为,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忠诚老实的操作(作业)态度。还要有意识地开展基本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熟悉《安规》等有关规定,熟练各种方式下的操作票填写;熟知工作票执行的全过程,正确规范地办理工作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规范地进行各种操作。加强培养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电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突发的,而且伴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如在事故中导线断落、树木和导线的距离很近,单相接地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就可能在处理事故时发生误判断、误操作、图快、违章操作而造成事故扩大。
消除不良的精神状态。工作人员身体不适,请假怕扣钱,经济受损失,请人代班找不到人,或嫌麻烦,结果带病上班,工作起来力不从心,能简即简,能快求快,凭“经验走捷径”。也有工作人员带情绪上班,看什么也不顺眼,听什么也不顺耳,为了急于求成,习惯性违章行为必然随之出现。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不良精神状态要及时了解、掌握、弄清问题所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其放下思想包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安全之我见——深刻反思,杜绝习惯性违章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