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作风修养,做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毛泽东曾经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重申“两个务必”。在新时期,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党的作风方面的修养。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作风修养,必须把思想作风的修养摆在第一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以任何人的好恶为是非的标准,不怕得罪什么人。只有养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我们才能做到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大力弘扬这一学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正确对待读书的问题,一个是正确对待联系实际的问题。首先,我们提倡认真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著作,做到真正学懂弄通,领会其精神实质,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科学体系。另一个是要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要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认真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共产党人要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地做人民的勤务员,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的唯物史观。要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群众自己动手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体现了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贪图虚荣、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官僚主义。
坚持民主集中制,严守党的纪律。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民主和集中要辩证地统一起来,不能分割、对立起来。必须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从政,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要从思想上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打牢艰苦奋斗的作风,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领导干部,怎样对待“跑官要官”,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对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的一个考验。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