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计生率达到95%以上,新建文化中心户20户,创遵纪守法户230户,五好家庭户100户,双文明户25户。
6.积极推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7.加强文明新村民居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整洁美观,居住舒适的“八个一”生态民居。实现住房改造20户,绿化农户居住环境50户。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修水泥路2公里,通社路1.5公里(重点是3、5、6社),通户路3公里(重点是1、3、8社)。二是水利设施建设修田埂3000米,修蓄水池20口。三是配套工程,建沼气池60口,打井80口,改厨100个,改厕150所,道路绿化100米,庭院绿化2000米,硬化院坝20个。
9.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建设生态“猪业家园”50户(常年保持存栏生猪30头,出栏80头)常年存栏保持1000头,生猪出栏2000头。二是发展养羊重专户3户,养蚕300张,三是稻田养鱼50亩,网箱养鱼20口,种植无公害蔬菜30亩,优质水果100亩。四是劳务输出2000人。五是达到人均纯收入323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03万元。
(二)2007年规划
1.依法公推直选村干部,继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新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
3.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落实示范户5户。
4.加强计划生育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计生率95%。新建文化中心户30户,创遵纪守法户240,五好家庭户120户,双文明户30户。
5.加强村科技、民主与法制建设。光纤电视397户,固定电话110部,移动电话100部,普法教育面达95%以上,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
6.新建文明新村民居20户,绿化民居房屋100户。
7.积极推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硬化通社0.5公里,通户路1.5公里。二是修田埂1000米,修蓄水池50口。三是配套工程,建沼气池30口,打井60口,改厨40个,改厕160所,道路绿化100米,庭院绿化2000米,硬化院坝40个。
9.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建设生态“猪业家园”达50户(常年保持存栏生猪30头,出栏80头)常年存栏保持1500头,生猪出栏3000头。二是发展养羊重专户1户,养蚕300张,小家禽5000只。三是稻田养鱼80亩,网箱养鱼50口,种植无公害蔬菜50亩,优质水果50亩。四是劳务输出250人。五是达到人均纯收入35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
(三)2008年规划
1.加强两委班子成员的学习培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
2.发展新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
3. 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落实示范户8户。
4.加强计划生育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计生率95%。新建文化中心户40户,遵纪守法户300户,创五好家庭户130户,双文明户40户。
5.加强村科技、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会3次,安装光纤电视达440户,固定电话150部,移动电话500部。普法教育面达95%以上。
6.积极推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7.新建文明新村民居30户,绿化民居房屋130户。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硬化通社路0.5公里,通户路1.5公里。二是修田埂1000米,修蓄水池150口。三是配套工程,建沼气池50口,打井30口,改厨60个,改厕80所,道路绿化50米,庭院绿化800米,硬化院坝20个。
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2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5万元。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村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作好组织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营造发展环境,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文明新村建设,个个为文明新村建设献计献策的良好社会氛围。
3.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突出发展生猪、水产、水果、蔬菜、蚕桑等特色产业,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环境生态型、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使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