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创建食品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一是认真抓好《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全省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二是突出重点,组织开展肉类食品安全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从6月起,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肉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肉类食品从饲料生产经营、生猪养殖
、肉制品屠宰加工直到餐桌消费全过程的安全隐患,依法规范肉类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三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全面回顾总结《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2007年)》实施情况以及近年来开展儿童食品、酒类与饮料、保健食品等重点专项整治成果的巩固情况,对照目标,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制定下一阶段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及目标任务。
(五)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完善、合理、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江苏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层层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通讯网络,制定《江苏省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二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三是构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事故报告、案件举报、应急处理、事故查处、工作督导等相关制度。
(六)积极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到2007年年底,全省95的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进村,60的乡镇卫生院及50的村卫生室通过达标验收。在原有宜兴、通州、大丰3个创建国家级药品“两网”示范县的基础上,确定江阴、张家港、东台等19个县、市(区)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创建示范县并通过验收。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工作,努力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考核目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重点整治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着眼于加强源头管理,将整治工作延伸到化工原辅材料生产及流通领域。继续深入开展治理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行为,严格落实企业及监管部门责任。继续开展全省“万店无假药行动”,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加强对药店的监督管理,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药品消费满意度。
(八)切实加强药品稽查工作。继续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稽查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药械抽验工作效能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稽查执法水平。2007年,在全省范围统一开展基层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大检查行动。大检查行动以农村和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地区,以药品流通和使用为重点环节(主要包括零售药店、乡镇及其以下医疗机构、厂矿院校卫生室、个体诊所等),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药品、制售假劣血液制品和疫苗类药品、虚假广告药品、擅自添加药品活性成分药品、擅自更改名称药品、扩大宣传药品疗效的医疗器械产品、口腔义齿产品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全面提高基层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食品药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是省政府确立的2007年全省放心创建活动重点内容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有关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要建立完善有关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创建活动责任体系,严肃责任追究制度。要以创建活动为“抓手”,真正做到创建活动与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打造监管工作新亮点,全面提升全系统监管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