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预防和减少越级访、集体访现象的法律思考(2)

2025-04-29

  (3)认真及时解决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到位,使一些矛盾逐步升级,恶性发展,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一是渠道不畅。信访网络作用发挥不到位,信息不通畅;人民调解网络反映不及时,调解职能履行不到位;信访机关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只是起到了“挡”和中转的作用,就信访案件的处理,属于事后补救性质;另外社区民主自治不完善,群众很难通过社区自治组织、社团、中介组织解决自己的问题。二是方法简单、粗糙而不能及时使一些本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的事件,集中爆发出来而酿成群体性事件。三是态度粗暴。对群众的问题冷漠或蛮横、粗暴,引发群众越级上访。四是互相推诿。对矛盾问题的形成,寻找各种借口、理由推卸责任,致使群众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行使。对待群众的上访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推向社会、推向上级、推向下级、推向其他部门,造成群众投诉无门。五是解决问题不彻底。对群众的问题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而是虎头蛇尾,解决一半留一半,或糊弄一下,形成难点、历史遗留问题而更加难以解决。六是政府和地区有效的快速反应处理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联动和有效的及时处理运作系统,手段上该软的不软,该硬的不硬,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控制事态发展。

  3、有效监督不力

  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行政执法和司法不公的问题,而不公的产生是因为执法的责、权、利不统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察监督)、层级监督(上级、人大)和社会监督。

  4、群众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越级访、集体访中,均存在群众的法制意识的淡薄和思想偏激。一是不清楚自己行为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二是不知道采取过激行为上访是违法性。三是对政府期望值过高,把政府仍然看成是大政府,政府包揽一切,只要能闹就能解决问题,即使知道不受法律保护也要到政府上访,能捞一点是一点。四是对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失信,唯上唯大,直接找领导、直接到省、市政府上访。

  三、减少和预防越级上访和群访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国家信访局调查统计数字表示,80%的信访案件是发生在基层的,80%的信访要求是合理的,80%的信访案件是可以处理的。前文分析表明,越级上访和集体访的产生大都因政策的滞后以及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中产生的偏差及在受理、处理信访案件中的不当行为而引发的。因此本文试从有效处理信访案件的具体措施和治本之策上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治本措施

  1、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全区政治文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并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政治文明就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权利。信访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信访也是人民群众监督党政机关的重要渠道。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建立反映社情民意的畅通渠道,认真履行职责,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工作,解决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问题,而不能对群众的不满情绪和要求采用压服的方式、禁止的方式,否则必然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大的不满和越级、群体上访。当前广泛开展的社区建设,其核心就是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应当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努力在公共事务特别是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上,通过人民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参政、议政,真正实现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2、加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工作,正确履行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依法治国的方略中,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量的社会矛盾既然因行政执法、司法执法而引起,也只能通过加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来化解。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实现政治文明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这是减少和有效处理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上访特别是越级访、集体访的治本之策。

下一篇:某区外来务工女性生存状况调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