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纳税人在实际经营中承担的费用过高。
随着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工人的不断增多。过去全部由国家或企业负担的养老统筹和医疗统筹,现在全部由个人负担,再加上实际经营所承担的费用高。据某个体户介绍所承担的费用有:工商管理费、水电费、卫生费、治安费、防疫费、消防费、计划生育管理费、房租等,再加上国税的增值税、地税的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个体业主如果据实申报收入,会使税负过高,无法持续经营。这种情况也导致偷、逃、骗税的现象屡禁不止。
三、 关于加强个体税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层管理和执法透明度,从治税理念上不断创新。
基层管理部门直接面向纳税人,也是实施个体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对基层管理要加强岗位责任考核、落实首问负责制,杜绝纳税人在实际办事中遇到的互相推托的问题。个体税收工作主要在于一个勤,勤查、勤管、勤处理,在人员配备上尽量将工作责任心强、作风硬朗、任劳任怨、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安排在个体税收岗位上。在内部和外部管理上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阳光评税等制度,公开执法人员的岗位责任和纳税人的核定定额情况,通过进一步的税法宣传,对纳税人的偷、逃、骗税予以重罚,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有助于避免内部暗箱操作和加强法律的震慑作用,同时对公平税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在观念上要破除传统“封闭式”治税的思想,坚持“以法治税”与“以德治税”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行为。
(二)、进一步对个体业户实行精细化管理。
个体税收普遍存在会计帐本、凭证不全、无帐可查,难以实现对收入的监控。但实际有部分业户每月营业额上万、甚至十万。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借鉴一般纳税人的成功管理经验,实行月营业额在万元以上的个体业户重点管理,加强征期监控定期开展实地调查,按月填报《重点个体税源月报表》,跟踪管理有条件的鼓励建帐。对定期定额的个体户实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核实,填写《个体税源季报表》。全面掌握实际经营情况,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定额。充分利用CTAIS系统平台中的数据,每月征期结束同税银一体化的报税数据比对,及时清查漏征漏管户和达不到起征点的个体户。将个体经营的行业细化,按照行业不同制定评定税额的程序、方法和幅度标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杜绝大户不高、小户不低的平均主义倾向。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各部门的配合。
税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税收领域的深刻变革。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采集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在录入CTAIS过程中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今后是否成功运行。因此我们必须着手现在、放眼未来,借助网络信息化、CTAIS软件的平台方便纳税人,从而得到纳税人的支持,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以计算机为基础,依托网络资源加强与工商、地税的信息共享。对各部门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管理创新、提供优质服务都有重要意义。也是杜绝偷、逃、骗税行为的有效方法。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个体税收涉及到千千万万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利益。要圆满、细致的做好这项工作,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只有重视这项工作,将加强个体税收征收管理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依法办事,以理服人。才能真正做好个体税收征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