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召开专门的教育收费会议,认真落实“一费制”收费办法,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成立收费标准领导小组和“一费制”宣讲团,加强收费项目的宣传力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继续推行和完善了教育收费公示、收费听证、收费巡查督导等制度,建立健全“一费制”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对责任的落实,教育部门与各学校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出现有违规收费的,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领导责任。分别于5月底、9月底对全县18所中小学开展了教育乱收费检查,检查中对违规收取学生信息技术课杂费、住宿押金3900元,责令学校当即退还学生,并对学校负责人予以了全县通报批评。
4、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坚持“纠建并举、防止反弹、巩固成果”的方针和“政策不变、口子不变、力度不减、反弹摘牌”的原则,落实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责任。在去年治理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订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二是组织纠风、公安、交通、林业等相关单位对公路“三乱”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三是严肃查处公路“三乱”问题。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公路“三乱”检查3次,四次暗访,没有发现任何“三乱”问题。
5、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对计划生育委员会、畜牧局、广播电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林业局5个部门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开展民主评议。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县政府今年继续确定工商、建设、国土资源局为政务承诺单位,确定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交警大队、国税服务大厅、供电公司为社会服务承诺单位,各承诺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和专栏等多形式向社会公开,广泛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各部门和行业认真开展对基层单位的作风整顿活动,解决办事不公、作风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确定了县直的供电公司服务大厅和五个乡的各一个站所为县重点交叉评议单位。
6、开办了“行风热线”节目。县纪检委、监察局、纠风办、广电局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组织和策划的“行风热线”节目于9月底开通。为营造良好的群众参与局面,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让广大干部群众提前知晓,为群众积极参与奠定基础。同时,为确保“行风热线”节目的顺利播出,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了**县“行风热线”工作规则。目前,已有三个单位参加了“行风热线”节目的播出,群众反映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
从党政领导机关入手,严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不正之风。
1、清理干部住房情况。在清理干部住房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严格执纪执法,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归口划片,实行委局领导包干制,限期清查清退,使清理住房工作有计划、有落实,监督到位,公正透明。共查出多占住房150套,其中已清退125套、补交差价款47.9万元,纠正25套。并出台和完善了切合本县实际、便于操作的住房管理新的办法和制度,一举刹住了干部违规住房歪风。
2、清理国有土地。针对县国有土地出现乱开乱耕现象,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但任组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其他有关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纪检监察、国土、草原监理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土地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土地开发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共出动车辆64车次,人员610人次,收缴违法开垦土地的机械及交通工具十台,拆除临时居住点十余处,清退非法侵占牧道开垦的土地5633亩,并勒令开垦者停止开垦,依法收缴草原补偿费。
3、狠抓机关作风整顿。同时针对干部作风存在懒散、效率低的现状,出台了“机关作风督查告诫制度”,成立了机关作风督查组,加大对机关作风的监督检查。年初以来共进行了15次督查,下发告诫通知单5份,受理行政投诉4起,全县机关作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