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抓劳务出输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质量。首先对劳动力输出实行“订单培训”和从事产业的“职业转移”进行双引导,同时,给他们提供配套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积累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放眼全国各个角落,在三、二、一产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给他们引商投商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7、把公益事业作为提升农村社会事业水平的重要工作。要集结眼前资源办长远事。第一,除尽可能按照标准和程序开展“一事一议”外,鼓励“大款”损资支援,在全社会营造创造财富、拥有财富、贡献财富的氛围,同时制订远期规划,分期分批办好村级道路等各类公益事业。第二,发挥农村医疗诊所和畜牧人员的作用,抓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畜牧养殖业,切实解决农村看病难和养殖难的问题。第三,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营造和谒、互助、友爱的农村精神文明氛围。
四、启示和建议。
1、更新观念,“见机会就上”。目前,农村基层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各级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让利于民,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措施逐步落实到基层,机会稍纵即逝,应在引导干群破除保守、狭隘思想,培养经济敏锐性上下功夫,用惠农政策、经济发展政策丰富每个人的头脑,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措施,达到“群众靠政策而富,国家因民富而昌”的目标。
2、研究工作方法,依托优势发展。农村工作方法没有现成的一套,面对机构改革人员少的现实,我镇采取“发挥潜力,独挡一面,根据情况,有分有合”的工作方法,在对在职干部的管理中,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愿望,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调动每位同志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群策群力,攻坚克难,起到了人尽其才的作用。同时,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影响作用,扩大政策、法规的宣传效果;立足养殖、种植和饮食经营基础,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3、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量。现在我镇正在探索进一步促使干部“开拓思路,奋发向上,敬业爱岗,积极进取”的长效激励机制,力争细化各种考核方案,制订镇村干部的考评标准和尺度,明确奖罚措施,把每个同志的工作效果、工作质量直接与经济挂钩,从而激励每一位同志努力工作。
4、优化工作环境,激活创业冲动。在优化工作环境方面,我镇实行“软、硬”兼施,如我镇打紧开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力提升硬件设施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同时,为“想干事业”和“能干事业”的同志,提供最优质的后勤服务和最大的支持,激发每一位同志的开拓创业冲动。
0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