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前烟叶收购工作情况
(一)收购站点设置情况
全市2006年共设站点**个,其中**个站、**个点。除**县**站、,**县**站不实施收购,实际收购站为**个、收购点为**个。
(二)收购开秤时间
全市在8月1日-10日之间,已相继开秤收购。
(三)收购进度
到*月*日止,全市累计全级别收购烟叶**担,占收购计划的**%。其中:上等烟占**%、中等烟占**%、下等烟占**%。均价**元/担。
(四)烟叶入户预检
按照省公司“统一标识、统一材料、统一规格、统一订制”的预检包装物要求,市公司去今两年统一组织采购烟叶预检片**万条,可以完全满足预检工作的需要,塑料编制预检袋必须全部取缔,不再使用。全市今年培训预检员**人,预检员培训烟农**人次。认真分析去年预检工作,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切实解决好预检员业务培训、预检工作盲区、预检程序把关、预检员配置标准、预检员工作经费、预检员绩效评价挂钩考核管理,以及预检员管理制度等问题;二是认真制订好预检烟叶的标准问题;三是认真解决好“虎头蛇尾”、前紧后松,甚至后期不实施预检的问题。
(五)市公司第一年启动实施烟碱化学成分辅助定级
在去年就位设备并建立数学检测模型的基础上,今年市公司第一年启动实施烟碱化学成分辅助验级方式。重点实施中上等烟叶和中上部烟叶。
(六)按计划、按合同组织收购的措施和办法
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紧紧抓住合同制这条主线,以国家局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推广实施为重点,严格按合同组织收购;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严格合同管理,坚持合同收购。不论是指令性计划,还是分级别的出口备货计划,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又不能以任何理由突破,切实维护国家计划的严肃性。
1、认真按合同组织预检、组织收购。烟农交售烟叶时,必须查验烟叶合同、预检单及相关证件,并逐单(次)扣减合同剩余数量,确保最终收购量不突破合同签订量。
2、充分利用烟叶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收购合同全程管理。实施联网收购的基层站(点),收购数据必须同步上传;对未实现联网传输数据的微机收购和磅秤收购站(点),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数据代报功能进行数据上传,实现对烟叶收购工作的实时监控,确保收购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执行合同公示制度。收购结束,以村委会为单位分别对烟农合同签订和烟叶交售数量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国家局烟叶信息基础软件运行情况
市局(公司)对国家局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先后经历了成立推广领导小组,开展硬件设备和实施环境调研,省、市网管员、统计员操作培训,县(区)微机操作员培训,系统安装,系统联调测试等阶段。通过*月*日的测试结果和目前的运行情况,整个烟叶收购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主要存在问题已基本解决,全市烟叶收购工作已进入正常收购阶段。
鉴于我市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市还有**两县*个站点还需继续实施传统磅秤收购。所以,特向省公司提交了《关于开通国家局烟叶信息基础管理软件磅秤收购数据代报功能的请示》。目前,磅秤代报功能模块已经开通,由原来申请**等四县(区)**个收购站点,调减为**两个县**个站点,实现我市收购数据归口管理,统一传输。
到目前为止,烟叶收购系统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一)基层站版
1、基层软件。(1)合同信息录入容易出错。为了减少录入相同省合同号的错误,建议增加检测录入相同合同号时的提示;(2)除皮功能不适应正常收购的要求;(3)操作繁琐。如收购出口备货烟叶、数据备份、恢复操作等,建议在收购出口备货时,把超出的部分自动转为指令性计划。(4)电子秤过磅响应时间较慢,有延迟现象,导致收购速度慢;(5)软件升级后,电子秤数据端口通信兼容性差,数据通信时断时续。(6)目前,只解决无网络收购站点业务数据的代报功能,而基础数据还不能代报代传;(7)版本升级频率太快;(8)无收购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模块。(9)**区“一机多秤”系统不支持问题;(10)不能自动扣减出口备货烟叶转为指令性收购计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