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出重点,落实任务。以“三个目标、六个到位”为重点,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三个目标”即力争上半年参保率达到60%、全年参保率达到70%以上、确保农牧民社会养老基金管理的安全运行;“六个到位”即宣传引导到位、政策培训到位、工作指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资金核算到位、资金筹集到位)。县上组成七个工作组,分赴各乡镇指导工作、培训骨干,上门对农牧民宣传讲解、对比算账,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讲透、讲清。经全县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动方式。如康乐乡、祁丰乡部分村采取“集体补助”的方法,实施整村推进,参保率达到了100%;大河乡、马蹄乡、祁丰乡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组织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促进参保工作稳步推进;明花乡采取收缴与发放同步,让农牧民群众看到现实的利益,调动了参保的积极性。截至7月20日,大河乡完成80.1%,明花乡完成80%,祁丰乡完成79.2%,白银乡完成65%,康乐乡完成63%,马蹄乡完成61%,皇城镇完成41.4%。
上半年,尽管我县的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各乡镇参保进度和参保人员结构不均衡。尤其是30岁以下农牧民群众参保人数仅占该年龄段摸底人数的45%,参保意识不强,认为自己缴费年限长、时间跨度大,对养老保险信心不足,甚至个别群众对十几年或几十年后能否领取养老金心存疑虑。二是收入过低的农牧民支付农牧村养老保险费用有一定困难。他们虽有参保的意愿,但由于考虑生产生活等因素,抱着过几年再看的态度。三是整户参保的人员较少,大多数参保户只保老人、不保年轻人。四是县内少数跨地域居住人员和一些挂名人员居无定所,联络困难,参保难度大。五是个别乡镇领导思想重视不够,没有把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来抓,农牧村养老保险工作政策学的不深不透,难以对农牧民开展工作。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将对下一阶段扩面征缴和整个农牧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安全、有序运转带来不利影响。
县委确定的上半年参保率达到60%、全年达到70%以上的目标,必须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这也是保证全县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推进的最低限标准。因此,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从认识上再提高,措施上再强化,责任上再靠实,统筹安排,切实把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惠民政策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特别是时间过半、任务未过半的乡镇要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对于在工作中推诿扯皮、责任不落实,年终没有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不好的乡镇,决不姑息迁就,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现阶段执行的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是考虑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加,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让农牧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探索中推进、推进中提高,逐步建立起符合自治县牧区实际的新型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