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真抓实干(5)

2025-04-27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创我乡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市场化,城镇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上新台阶。作为农村基层组织,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升级为重点,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优化品种结构,开拓农业产销市场,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富民兴乡的步伐。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土地承包政策不变,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不变。继续推行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民的一个定心丸,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给他们对农业生产增产作一个长远的计划。
二是乡政府要加大扶贫整村推进力度,巩固和扩大扶贫攻坚成果。继续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扶贫整村推进各项任务。要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和扶贫项目管理,继续抓好社会扶贫和“两广”扶贫协作,扩大劳务输出,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三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在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的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股分合作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其次要在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通和优化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再次要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最后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四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在规模效益、结构效益、科技效益、管理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一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构建特色农业。我们要立足于本乡乡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根据乡党委提出“种蔗种桑,富民兴乡”的发展思路,力争五年内使我乡桑园面积达16500亩,甘蔗面积达4000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乡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建市场、传信息、搞活流通来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和优越的生产条件。同时采取产业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并举的方针,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种桑养弄、甘蔗等两大主导产业,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发我们的山地资源,做到宜种则种、宜林则林、宜养则养,多业并举,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走一条具有本乡、本村、本屯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为此,乡政府准备重点抓好几个方面:一是要抓观念转变,做好示范引导,把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变成全乡农民的主观意愿;要抓好市场开拓,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要优化品种结构,打造特色品牌,解决好区域性规模发展问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要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选网络,扩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一支庞大的、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要抓好服务工作,解决实际困难,稳步推进结构调整;二是要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同时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加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下一篇: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成绩汇报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