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工作总结
**镇党委、政府
(2005年12月)
2005年是**镇各项工作抓创新上水平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顺应渔区工作新形势,倾尽全力,精心打造"能源排河"、"特色排河"、"和谐排河",有力推动了渔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一、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渔区经济在全面建设“能源排河”的新层次上蓄势待发
一年来,我们针对渔区经济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新挑战,明确了"倾力打造能源排河"的全新发展思路,在推进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集中精力引进火电、风电、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把渔区经济提升到了新的更高层次。经过不懈努力,全年共完成水产品总产量7.75万 吨,实现产值2.52亿元。其中,完成海洋捕捞产量7.34万吨,实现产值1.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5 %。完成水产养殖产量4100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 %和6 %。水产育苗业实现产值4400万元,同比增长4.8%。貂狐养殖业实现产值4700万元,同比增长6.8 %。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5.8 %。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3.13亿元,同比增长5.8 %。渔区居民年末存款余额达38389万元,较04年绝对量增加3494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 元,同比增长5 %。完成财政收入 161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51 %。
1、突出抓好能源项目的运作和推进,有排河特色的海洋经济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我们充分坚持项目立镇不动摇,把能源项目摆上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拿出主要精力,抓紧抓实抓好。在我们的积极运作下,鲁能投资150亿元的火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初步可研报告,省发改委正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国华投资10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已树立了测风塔,并取得了前期相关资料,明年即可开工。大港油田投资1.5亿元的庄海4X1井场项目完成投资8000万元,井场基础工程已基本完工。谋划和在建的一系列大型海洋产业项目,标志着我们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倾力打造"能源排河"的重大战略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壮大传统海洋产业龙头项目。投资1亿元的鑫海公司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办公区、加工区、育苗和工厂化养殖区已基本完成。外海捕捞船队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150万元,新增铁壳船33艘。利舟船务公司扩建项目完成投资3600万元,新上货轮6艘。我们努力引进中小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引进了投资450万元的前唐鱼粉加工项目、贾家堡颗粒饲料、东高头服装加工、歧口无线电配件、水彩厂项目,整合了渔区低值海产资源,安排了渔民就业。经过一年的努力,全镇共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47亿元,同比增长186%。引进到位外资26.25万美元。新上和续建项目12个,其中?蹲?000万以上的2个,1000万-3000万的2个,500万-1000万元的1个,500万以下的7个。
2、"拓展外海"和"涵养近海"两手抓,捕捞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我们充分坚持"拓展外海、涵养近海、远近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捕捞工作思路,一方面加大投入,新上铁壳船45艘,全镇铁壳船总量达到200艘,铁壳船动力占到渔船总动力的51%。成立外海生产指挥部,有102艘渔船赴石岛、韩国专属经济区作业。全年完成外海捕捞产量4.8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另一方面,加大放流和休渔期管理力度,有效养护和增加了近海资源。梭鱼、梭子蟹等近海资源明显增加,近海生产普遍取得高收入,海劳力平均纯收入达2.5万元。
3、"科技兴渔"和"以养兴渔"并举,海水养殖向着精品化、工厂化快步迈进。紧抓适宜品种推广,共落实梭子蟹养殖2.7万亩。为育苗产业把好技术关,育苗行业再次取得了高产量和高效益,实现产值4400万元,有75%的育苗厂实现盈利。集中精力在工厂化养殖上求突破。以鼎盛、鑫海公司为龙头,新增工厂化养殖车间6000立方,落实牙鲆、大鲮平、海参工厂化养殖8000立方水体。
乡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