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抬高群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取向。作为领导干部,时刻要有抬高群众的思想。
要确立群众整体觉悟最高的思想。只有相信群众整体觉悟最高,才能确保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进入决策。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是领导干部的大忌。群众的要求许多都是个人的具体事情或局部利益问题,但作为决策者,要有透过个性看共性、看全局的眼光,防止把群众看“低”了,片面地认为群众提出的个人要求就是不想全局、只考虑自己的事;要树立“五湖四海”的群众观念,防止把群众看“偏”了,划成圈、分成伙,以是谁的人来定取舍;要以群众的好恶为导向,防止把群众看“轻”了,置群众的呼声于不顾,做出违背民心的决策。
要确立群众智慧最珍贵的思想。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是无穷尽的。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时,走出“三个认识误区”:要走出经验主义的误区。个人阅历再丰富,都是有局限性的,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的新经验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走出高高在上的误区。树立甘当小学生的思想,放下架子、躬下身子,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倍加警惕官气十足,怕问群众有失身份,甚至明知不对,为了顾全面子而不加改正。要走出“官”大水平高的误区。领导干部的水平再高,也都是有限的。学历越高、见识越广,越应倍加警惕滋长自以为是的思想,时刻注意用群众的智慧丰富自己。
要确立群众利益最大的思想。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什么复杂的情况,都应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像毛泽东同志曾经反复告诫全党的那样,把“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要有对群众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的精神,树立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品格,当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自觉服从群众利益,以群众的利益需求定取舍。
三要看轻权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权力乃终极春药”,意谓权力有很大的诱惑力,处理不好会被权力所毁。权力本身是把“双刃剑”。有人讲,权力是个好东西,可以为人民群众办更多更好的事情;权力又是个坏东西,有些干部在没有权之前,是个很好的人,但一旦有了权之后,就“一朝权在手,便把私利谋”,最后毁之于权力;权力还是个怪东西。怪在它可以缩小一个人的优点,也可以放大一个人的缺点。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应从讲党性这个角度,认真对待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充分认识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道理,把权力“魔杖”变成扶持百姓的“拐杖”,把用权的过程等同于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常言道:“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民会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民会把他摔得粉身碎骨。”如果不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回事,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谋私利,为妻子、儿子、房子、车子、票子以至为“大款”去玩弄权术,这不仅是道德品质的问题,而且是对公权力的亵渎,是对人民利益的剥夺,理所当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