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镇工作汇报范文(2)

2025-04-30

  2、做到制度落实到位。为了把对教育的重视真正形成持久的规范,我们相继建立健全了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学校调研和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度,一年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制度,镇人大主席团对教育工作专题调研视察制度,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制度等相关制度,使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纳入了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3、做到资金保障到位。我们新湾是萧山的一个经济欠发达镇,客观上财力不足,但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这样一个信念,就是最穷也不能穷教育,财政最困难也要保障教育经费的最大投入。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2408万元,用于教育1269.6万元,教育的拨款占全镇预算内专用资金的52.7%,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353元,年人均教育经费579元;中小学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225元,初中339元;实际公用经费:小学776元,初中1141元。同时,镇政府还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按规定足额征收,2004年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607万元,占上年农民人均收入1.84%,较好地保障了教育的经费来源。

  4、做到整改落实到位。针对预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镇党委、政府认真讨论,落实整改。为保证“创强”经费的投入,镇政府决定取消原定于05年实施的3个项目:一是取消了新湾镇首届全民运动会,二是取消了在全镇安装治安电子监控系统,三是取消了塘新线两侧的改造工程,投入500多万元用来新建新湾初中、镇小塑胶田径运动场,宏图中心小学食堂兼风雨操场。增加计算机170台,多媒体50台,全镇中小学课改起始班全部安装了多媒体。镇中、镇小新增加计算机房,其它学校增加计算机数量。同时对四大系统、八类教室进行了投入和改造。10月份通过了学前教育达标镇验收。应该说整改措施有力,投入力度大,这对经济欠发达镇来说,做到这一步确实很不容易。

  (二)坚持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确保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整合优化办学资源,是我镇构建现代化教育强镇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01年开始,我们围绕这一重大目标,精心谋篇布局,积极科学论证,切实加大调整力度,使新湾的教育亮点更亮、重点更重,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快速协调发展。具体我们做深了“三个点”的文章

  1、坚持把突破点放在调整优化教育布局上。小而散的教育布局,是我们农村教育多年积存的一个现实。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制约,镇党委、政府站在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高度,大手笔规划,超历史投入,高起点建设,2000年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新湾镇中易地新建工程,新建的新湾镇中占地面积4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5406平方米,不仅大大提升了办学档次,而且走活了新湾教育的整盘棋,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2002年,我们将原新湾初中校舍划分两块,大块划入镇中心小学,小块作为成校教育用房。通过这一重大调整,不仅撤并了原共建、共裕、建华三所村完小,使我镇成为全区第一批结束村完小历史的镇;而且更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现在我镇形成的“一成、二中、三小、五幼”的总体教育布局,可以说校校有精品、有亮点,成为新湾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注重把关键点放在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上。近年来,政府已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建设,各中小学校的教育环境均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新建的新湾镇中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建有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通讯、广播4个校园系统,设有语音教室1个,电脑教室2个,被确认为省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I类标准学校、省农村示范初中、杭州市文明学校和萧山区一级学校。经扩容改造后的新湾镇小办学条件更是日趋完善。植物园成为学校一大景观,有天桥与校园相连,整个校园四季葱绿,凸现了校园的人文景观。学校设有3个电脑教室和电子软件资料室,建有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安装了校园通讯、闭路电视、智能广播系统,是萧山区第一批“一级中心小学”和“省示范小学”。2004年镇政府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前进中心小学旧教育楼改造;2005年镇政府又将对宏图中心小学食堂和风雨操场建设,预计投入300万元。

下一篇:路灯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