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科技入户工作总结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2)

2025-04-27

(九)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2008年,科技入户办公室相继邀请省农技推广总站鞠正春博士、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真和处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教授、市农业局农技站金宗亭站长、科教科刘树泽科长等专家、领导来我县指导工作,对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入户效果督导

科技入户办公室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会议签到制度,并在每次入户结束后对示范户进行100%电话调查督导,以了解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的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以《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形式通报,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最后考核成绩,与最终劳动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了广大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十一)适时对示范户进行物化补贴,引导示范户搞好麦田管理

根据我县今年实际,确定今年物化补贴以叶面肥的形式兑现。在2008年项目资金尚未拨付的情况下,自筹8万元资金为全县每户示范户补贴一箱叶面肥,由技术指导员送肥到户,物化补贴兑现率100%。

(十二)积极配套资金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县财政拨款30万元用于高产创建活动、购买书籍及日常办公开支,为科技入户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三)积极上报各项材料

各项上报文件、实施方案、统计数字等材料及时准确,除按要求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和各类统计数字等材料外,县科技入户办公室坚持每周都向国家科技入户网、《小麦通讯》发稿,上报科技入户工作进展、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心得体会、重大农情及相关技术措施等,让上级及时了解科技入户工作情况,了解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心声,了解全县农事情况,同时通过科技入户网和《小麦通讯》与兄弟县市交流经验,探讨科技入户先进做法。

(十四)科技入户专家组定期到示范田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生产进度

(十五)开展“十百千万”科技入户高产示范活动

即专家组完成一处万亩高产示范方(600公斤以上);每个技术指导单位(组长单位)在所在镇办完成一个千亩科技入户高产示范方(600公斤以上,魏桥、码头、台子为550公斤以上);每名技术指导员在所指导的村完成一处100亩以上高产示范田(650公斤以上,魏桥、码头、台子为600公斤以上),完成一处10亩高产示范田(650公斤以上,魏桥、码头、台子为600公斤以上)。

2008年科技入户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扩大高产示范面积,“十百千万”科技入户高产示范活动成为工作重点,专家组负责的“万亩示范方”建设是重中之重,围绕“万亩示范方”建设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力争将“万亩示范方”建设成精品示范工程,以此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1、制定建设方案

为保证“万亩示范方”建设顺利进行,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

2、目标责任制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科技入户专家组组长、农业局党委委员董慎成同志为该活动的首席专家。专家组、县农技中心、县土肥站、县监测中心、县植保站、项目镇、示范村及孙镇、长山的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等各有关业务单位、技术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各司其职,且既分工又协作。

3、对工作进度详细安排

根据小麦生产规律,结合我县实际,对小麦生产全程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表,在不同时期进行的各项工作具体分配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4、确定建设地点

根据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专家组确定在长山镇、孙镇各建立一个万亩示范方。孙镇万亩示范方以冯家村为中心,覆盖范家、大陈、小陈、孙镇4个村,以黄河水灌溉为主。长山万亩示范方以弥勒村为中心,覆盖西店、大由、柳寺、小牛、高旺、大齐6个村,以井灌为主。

5、确定高产示范目标

根据“万亩示范方”所在地往年产量和地力情况,确定高产目标。在孙镇、长山镇各建设万亩示范方,亩产指标600公斤。其中分别在冯家村、弥勒村建设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指标700公斤;百亩核心示范田,亩产指标650公斤;千亩典型示范田,亩产指标620公斤。

下一篇:驾驶员个人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