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析整理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调研小组根据收集的第一手材料,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分析会、研讨会,对材料和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撰写调研报告,并反复讨论修改。
二、xx市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的基本情况
xx作为国家首都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重要的航空与陆上交通枢纽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xx已经建成了国道“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环城公路“环环相扣”的高度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xx地区道路货运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截止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46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8公里、一级公路650公里、 二级公路2198公里、三级公路5000公里、四级公路7048公里、等外公路234公里(主要道路见附表1)。公路网密度87.3公里/百平方公里。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使xx成为全国的货物集散中心。
目前,xx市年货运总量约3.4亿吨,其中,公路运输约占91.2%,铁路运输约占8.5%,其它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约为0.3%,公路运输占据绝对优势。在公路货运方向上,东南方向、京广方向和东北方向平分秋
色,占公路运输货运总量的70%以上。在道路货运设施方面,已经有2个二级货运枢纽站和5个货运交易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三地两港一园区”为标志的一批设施先进、服务完善的现代化货运枢纽正在建设当中。三地,即房山闫村—丰台王佐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通州马驹桥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顺义天竺航空、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两港,即xx物流港和中关村物流港;一园区,即丰台综合物流园区,这些项目已纳入xx市重点建 设工程。一个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物流体系正在建设中。
图表1 xx市主要道路货运基础设施示意图
同时,货运企业和货运服务企业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货运企业8万余户,其中,国有企业0.17万户、集体企业0.48万户、私营及个体企业7.3万余户、合资企业0.05万户;非营业性货运企业3.2万户,营业性货运企业4.8 万户。共有货运车辆14.47万辆,其中,营业性货运车辆10.37万辆,非营业性货运车辆4.1万辆。一个以货运枢纽、货运站(场)、物流中心等为依托,以货运企业和货运服务企业为主体的道路货物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货运设施普遍存在选址不当、设备落后、货物吞吐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货运站(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货运站(场)是指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具有仓储、保管、配载、信息服务、装卸、理货等功能的综合货运站(场)、零担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经营场所。货运站(场)不直接从事货物运输,不是货物运输的主体,而是为货运经营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场所。货运站(场)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主要提供仓储和保管服务的仓储中心和停车场;二是提供仓储、保管、配载、理货以及简单信息服务的零担货运站和综合货运站;三是设施先进、服务完善、功能多样的大型综合物流中心和货运枢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规定,国家对道路运输货运站(场)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只有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货运站(场)才能从事货运站(场)经营。xx市目前有经过审批的货运站场30个,其中,经过审批且在运营的货运站(场)7个(具体情况见附表2);经过审批在建的货运站(场)23个(具体分布见附图1);自发形成的货运站(场)和货运装卸点6000多个。货运站(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经审批的货运站(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全市经运输管理部门审批的货运站(场)30个。其中,经过审批且在运营的货运站(场)仅7个,丰台区3个、朝阳区3个、石景山区1个。这些货运站(场)均是九十年代审批建成,以提供仓储、保管、配载、理货以及简单信息服务为主,通过房屋和仓库租赁、餐饮服务、收取停车费和车辆维修费等方式经营。7个货运站(场)的年货物吞吐能力仅250万吨,占全市营业性货运量的1.45%。这些货运站(场)无论是数量、面积、布局还是货运能力和服务功能都无法满足首都货运市场快速发展和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随着xx经济的高速发展,货运需求总量急剧增长,需求结构更趋于多样化,多批次、小批量、高价值、随机性强、高分散的货运需求进一步增强。为此,xx市政府提出2010年,xx要建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物流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发展规划目标,并不断加大对货运枢纽建设的投入。目前,xx有23个设施先进、服务完善的现代化货运枢纽已经审批并正在建设。随着这些现代化的物流基地和大型综合运输枢纽的建成,特别是“三地两港一园区”的建成使用,xx市的物流状况和货运管理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