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疮疡专科项目建设情况报告(2)
2025-04-29
五、 教学能力及开展学术活动
学科带头人欧阳恒教授为全国著名的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中医皮肤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新药评审专家、湖南省名中医、国务院批准的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疡科学会主任委员,在全国中医皮肤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及学术地位,欧阳恒教授创立的“以色治色”、“以皮治皮”、“以形治形”等疗法,在中医皮肤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为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等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欧阳恒教授创立的“以色治色”法在2004年9月武汉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技术成果推广会上作专题介绍,普遍受到同行的认可。学科继承人杨志波教授为科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医药跨世纪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我科“十五”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我科2002年~2004年狠抓继续教育和专科培训工作,举办了全国中医白癜风诊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全国中医湿疹诊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各一次,学员来自新疆、山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另外,我科还举办了湖南省皮肤性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及同行的赞许。我科作为中医外科博士、硕士授予点,2002年~2004年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人,其中海外留学生1人,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15人,每年承担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本科、中医医疗本科等专业的《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课程150学时,2002年~2004年我科接受湖南省及外省进修人员共计32人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外科、皮肤科人才。
六、 信息管理
搞好信息管理是重点专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科在信息管理上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硬件上方面,添置了台式电脑3台、手提电脑1台、数码照相机1台、扫描仪1台、电视机1台。软件方面,建立了专科建设的相关档案,建立了本专业医学信息查讯、检索通道并对国内外本专业医学情报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创建了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外科重点学科网站。全科人员40岁以上的60%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40岁以下的100%的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重点专科的建设创造了条件。2002年我科与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市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贵州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2002年~2004年在本专业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进行交流,取得了一些成绩。2002年~2004年我科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皮肤病医院、湖南省湘乡市中医院等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派出专家教授指导专科临床工作。
七、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近3年来的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虽然我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 床位数达不到国家重点专科的要求,国家重点专科病床应为60张,但目前我科仅为48张,分析原因主要为皮肤科学科所决定,皮肤病与其他疾病相比较住院病人相对较少,目前皮肤病床位数超过60张的医院仅2~3家医院且均为西医院。
2. 住院门诊人次未能明显增加,其原因主要为2003年~2004年我院门诊大楼重建,影响了门诊和住院人次,加之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我院处于多家省市三甲医院的包围中,短时间在住院门诊人次上难以突破。
3. 缺乏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及向全国推广应用的成果,其主要原因为以前我科科研基础较差,科室医务人员大部分时间穷于应付繁重的临床工作,再则形成一个向全国推广的成果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