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贸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5-04-27

2006年以来,在省、市经贸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业商贸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为十一五全县工业商贸工作开好了局,起好了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年工业产值累计14.56 亿元,同比增长33.4%;实现工业增加值5万元,同比增长25%(市里统计数未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38.12%,占工业总产值的52.2 %。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3.1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7.5%,完成目标任务的105%。12个2006年计划开工项目,开工建设率达100%,并实现投产11个,竣工投产率为92%。完成内资到位1.46亿元;合同外资300万美元,实际到位100万美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和100%。

从近期工业发展情况看,主要特点一是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工业领域正在扩大。全县已经打破了原有的产业格局,引进了不锈钢泵阀、汽配、装璜装饰加工等新产业,不断扩大工业领域,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包括往年引进的项目中,已投产的7家企业,全年产能2.4亿元,占工业产值的16.5%。二是区域经济质量逐步提高,企业培育得到新发展。通过招商引资一批投资额较大的企业陆续引进;本土企业技改得到加强,18家重点骨干企业在一系列扶持政策中进一步做大做强,涌现出“利众”、“白云”等一批规模逐渐壮大的本土企业。三是可持续发展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工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库建设、骨干企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品牌创建管理、来料加工业发展、石材行业整顿等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目标,强化领导抓落实。2006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工业发展“12345”工程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在全县忙于地震救灾和抗击台风的严峻形势下,围绕年初市下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千镇连锁超市、招商引资等目标任务,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责的常务副县长具体抓、部门乡镇合力抓,加强服务指导,始终保持工作力度不减,温度不降,确促进度不慢。通过层层抓落实,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转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结合实际,把握层次抓产业。XX是欠发达地区,又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工业发展定位上,要求有所发展又要有所限制,必须充分考虑产业的选择问题。在产业定位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三个层次:一是“提升本土的”,做到传统产业不丢,继续深挖竹木制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小水电等四大传统产业的发展潜能,强化技术改造,鼓励品牌创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出台《XX县进一步加快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培育的若干规定》,千方百计抓技改、抓投入,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二是“加快引进的”,按照“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环境保护、符合比较优势、符合易于承接”四大原则,进一步统一认识,拓宽渠道,落实责任,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增量推动效应,壮大工业经济。重点培育汽摩配产业集群,鼓励机械制造、装饰材料、鞋服加工、塑胶包装四大产业形成规模,着重限制发展不锈钢、合成革、电镀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三是“推广加工的”,在广阔的农村通过发展来料加工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我县来料加工业迅速发展,据统计,今年6至12月累计完成加工费3200多万元,培养经纪人200多个,从业人员19000多人,涉及240多个村,11000多户农村家庭。

(三)科学规划,沿线搭台抓基地。按照我县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突出发展以在建的58省道沿线为主的“道口经济”,在全县搭建设5个工业功能区,作为工业发展主要平台。近期主要抓好彭月产业基地建设。该基地位于我县东南部,温福高速分水关出口1.5公里处,控制面积近6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3.87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基地发展的预可行性研究,入驻企业25家,道路、用水、用电等基础配套建设也正在加快实施中。预计到年底基本完善各项配套建设后,可接纳企业100家左右,形成年产值50亿元以上、创税3.2亿元、安排劳力10000人以上的规模。下步将沿新58省道做好松洋和泗溪片区共3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拓展工作,为全县工业发展搭建新的空间平台。

下一篇:县国家税务局精神文明总结—文明花开漾江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