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区警务的现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

2025-04-28


    三、一些民警业务素质不高,基本功不扎实。部分社区民警对自己的责任区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工作方法简单,动辄以管人者自居,很少考虑怎样去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艺术和办法,下到社区只懂得办几张暂住证,对群众的求助爱理不理,调解民事纠纷的能力也不高。一些社区民警的宗旨意识还有一定差距,自觉地服从于大局、服务于中心的意识也还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部分民警还习惯于强调专政职能,忽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对从何做起、干些什么还不十分明确,对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心中没数,既没有一个长期工作计划,也没有短期工作安排,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于应付,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和主次。
发挥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区民警要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要与时俱进,正视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各种差距,找准着力点,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四个结合”的关系。


一、要把社区警务与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结合起来。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公安机关是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必须始终把维护稳定置于各项公安工作的首位。社区警务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主力军和战斗堡垒作用,牢牢把握维护好战略机遇期对社会稳定的总要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调整警务部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社区民警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治安基层组织的指导,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形成以社区民警和社区治保会为主体,以社区群众为基础,以单元长、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以内部单位保卫干部、保安队员、社区巡防队员为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情报信息的收集上报和重点人员的管理工作。在日常中,要广泛发动辖区群众参与社会治安,不断密切警民关系,积极依靠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治安联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要把社区警务与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社会舆情的汇集、社情民意的畅达、分析研判机制的建立、社会预警体系的形成,都将有效地服务于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必须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要从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入手,根据社区群众和邻里之间普遍存在的沟通少、“老死不相往来”等现状,深入开展“千警联千户,真情暖万家”和“社区大家庭”活动,由社区民警牵头将住在同一小区、单元的住户发动起来,组织大家见面,增进了解,增进感情,改善邻里关系,形成互动,从而自发成立业主自治委员会或单元居民治安联谊会,选出单元长。民警以召开月单元长会、季度通报会和年终总评会等手段将住户、单元、小区紧密团结起来,达到民警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见人知名,提人知情”,实现邻里守望,从而编织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共创安全美好和谐社区。


三、要把社区警务与密切警民关系结合起来。社区民警的职能作用是对社区的治安进行管理、防范,服务大众。民警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尤为重要。在社区警务活动中,社区民警首先要转变执法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培养和发展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从促进和优化社区邻里关系、化解调处各种民间纠纷和矛盾做起,通过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邻里关系,营造社区的和谐。

    一是要从民警的精神状态抓起,树立警察的亲民形象。社区警务处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最前沿,如果民警的精神面貌不佳、业务素质不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就很容易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甚至增加“不和谐”的因素。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系统地将民警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执法和服务等各方面行为规范起来,使广大民警自觉地通过规范的约束力,塑造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认可的警察形象。

下一篇:2024司法考试:民法每日一练(7月14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