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换来的。话虽有些极端,但却道出了城乡差别加剧的现状。“三农”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摆上一个至高的位置。中央已认识到,“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是,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历经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新的农民与土地政策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形成决议,农民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自主权,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人有农业、农村发展了,农民才能分离成果,这也是“以人为本”在广大农民身上的真实体现。
“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具有战略眼光的中肯分析,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孔子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他的众多言论中,“仁”、“民”常常被提及,“仁”施于已、施于民,“为政以德”,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以敢于直谏的唐代政治家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为执政者开列了如下“以人为本”的清单:“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东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通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胡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浓缩了古语精华的箴言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与魏征的“十思”之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无数智者仁人不断探求治国理念的历史,今天,我们将科发展观锻造、提炼出来,它必将以自身博大精深的内涵,与时俱进的风貌,载入我们民族的史册!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预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人为本,顺应民意,我中华巨人必将与天不老,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