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2)

2025-04-27

  购房者是什么样的人?

  数据显示,25-34岁的人占购房人群的36%,位居榜首,而35-44岁的人群比例为20.3 %,位居第二。总体购房人群以中学以上学历为主流,半数以上为全职工作者,重点分布于贸易、制造业、政府机关及教育文化领域,以制造业职工、中级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职员、公司中级经理居多,辅之以其他行业人士,月薪在1000-2000元范围内为主体购房者。

  目前,中国的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为主,购房计划多数定位在商品房及经济适用房,分别占预购比例的42.7%和39.2%;预购面积在70-150平方米间不等,以80 -100平方米的需求量最高。而主要房屋预购者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4000元间。

  居民购房承受能力有多大房地产业区域性差异很大,但房价与区域性平均收益的比例却基本类似。比如北京的房价与其他各大城市相比持续居高不下,市内一般地段也要6000元以上一平方米,若按2成 20年按揭付80平方米房价,则首付最低在10万元左右,每月还款额大致要在2000元左右。这样的还款额与总体家庭收入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北京地区预购房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3500元范围内,占预购总体的64.4%,月收入3500-6000元的占16.7%,6000 元以上的仅占5.6%。

  从居民对房价的期望值曲线上可以明显看出,期望值与市场价差距甚远。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花费在食品和日常家庭用品上的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还比较高,这更加大了工薪阶层购房的难度。

  另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量入为出,还不习惯去花将来的钱,加之银行贷款手续繁杂,担保条件较苛刻,还款制度不够完善,更阻碍了国人消费观念的尽快更新。从总体购房人群中预购房屋的资金来源上看,希望使用家庭存款的占68.6%,希望政府贷款的占31.1%,希望银行贷款的占15.5%,希望跟亲戚朋友借的占12.2%。近七成的家庭可望用自有资金买房,近三成的人希望得到政府资助,只有一成半的人愿意办理银行贷款。可见,银行贷款制度亟待完善,以帮助人们改变固有消费观念,刺激消费增长,达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的效果。

  谁更急于买房中国人喜欢居有定所,不尚迁徒。据调查,认为"只有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子,才会觉得稳定和可靠"的人占总体调查人口的75.6%。可见房子在国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目前,从预购房者的人群结构来看,商业、服务业一般职工占预购总体的11.5%,居第二位,而这其中60.1%的预购者介于21-35岁之间;制造业职工占预购总体的12.8%,居首位,这其中46.5%的预购者介于21-35岁之间;而中级公司经理介于21-35岁的预购比例也超过了60%。由此可见,市场的重心在年轻一族。这一组人群中,63.6%为已婚,其中介于21-35岁的占43.7%,介于36-45岁的占30.4%; 34.7%为独身,其中66.1 %介于21-35岁之间,仅有1.4%介于36-45岁之间。从预购房者的年龄结构、职业特征及婚姻状况看,已婚的中、初级工作者构成预购主体,而年轻的单身族也是这一购房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该说,21-45岁之间的人群对购房最有兴趣,他们希望的房屋类型仍然是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面积介于50-150平方米之间,最好单价在3000元以下,愿意花3000-4000 元/平方米购房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预期和市场价格的差距低于调查总体对房价的预期与真正市场行情的差距。

  调查总体对每平方米的价格预期如下:每平方米500-1000元的占22.9%,1000-2000 元的占32%,2000-3000元的占19.6%,而6000元以上的仅占1.3%。可以看出,国人对房价的承受能力与实际的市场情况大相径庭。

  居住环境对购房有多大影响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已逐渐将目光投向新的视点,比如:环保问题、居住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教育投入、文化氛围)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房的决策。

下一篇:加强基层工商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