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强化工作措施,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为将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体检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我们抽调得力干部建立专门小组,把工程的实施划分为后勤保障、一线指导和流动服务三个小组,集中时间为育龄群众进行免费体检服务。今年接受免费体检服务的育龄妇女共计5.1万人,服务面达到了88.9%,累计检查出各类疾病5000多例,全部得到了及时治疗。
二、顺势而为,科学规划,努力争取人口计生工作的新突破
人口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统筹解决。为此,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在制定本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着力充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内容,使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计生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力地加大了党政领导力度,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使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深入开展“四清三落实”,在把握人口县情上取得新突破。
在计划生育“四项清理”期间,农村共清理出政策外现孕292例,落实补救手术266例,落实节育措施2710例,清理出早私婚406对,征收社会抚养费110万元。共清理出城镇2000年10月1日以来违法生育66例(其中36例已经处理过),“四项清理”新清理出违法生育二胎29例,三胎1例,其中党员14人、在职职工44人,征收社会抚养费68万元,落实避孕节育措施30人。对违纪生育的干部、职工已全部做到了社会抚养费、避孕节育措施和党政纪处分三落实。
二是,强化法制意识,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上取得新突破。我们在依法行政上重点采取了三项保证措施,一是通过“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方式,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执法程序;二是把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作为依法行政的保证措施;三是通过开通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公开行政审批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广泛接受全社会监督。今年以来未出现因执法不当而引发的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我们把治理乱收费列为今年坚持依法行政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四查一纠”活动,于今年4月和7月先后两次对收费管理情况组织自查,自查方法是组成专门小组,对县计生服务站、10个乡镇计生办及局机关相关股室的收费,逐项、逐人、逐笔进行核查比对。通过检查,我们发现个别乡镇为了加强管理,督促外出人员返乡参加孕情检查,于是对其办理生育证件时,收取押金。我们对这一违纪做法及时进行了纠正,责令该乡镇及时退还了3名群众的压金600元,并对乡镇计生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通过开展“四查一纠”活动,规范了计生部门的收费管理,杜绝了乱收费、搭车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
三是,开发人力资源,在优化队伍结构和提升队伍品质上取得新突破。我们以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品质为主立足点和切入点,在计生队伍建设上划分两个层次,分别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对于县、乡两级计生干部,坚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中心,通过完善制度、集中培训、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竞赛等各种方式,使队伍整体水平、业务素质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一年来未出现一例因办事拖拉而导致群众不满的问题。对于村级队伍,今年重点解决了职数缺位和专干不专职的问题。在对全县610个村专干情况普遍摸底的前提下,通过群众推荐、乡镇审查、县计生领导小组批准和公开公示的严格程序,先后调整充实110人,使全县村专干达到611人,其中女性占70%;育龄妇女小组长达到了283人。为切实做到专干专职,我们明确规定村专干必须专职从事计生工作,并逐人确定了责任目标,签定责任书,年终进行工作实绩考核。上述措施的落实,为县、乡、村三级计生队伍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有力保保证。
四是,激发创优热情,在服务站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我们把加强县乡两级服务站建设列为创建优质服务县的重点措施,一是抓好县站建设,为乡站提供样板。经过春季集中改造,使县站技术用房达到54间;通过对服务站科室布局的重新设置,实现了行政、办公、病房、门诊区域化;根据体检和医疗服务的需要,增添精子分析仪、b超仪、乳腺诊断仪等医疗设备3台;在门诊大厅安装了多媒体触摸屏、大型电子显示屏,每天播放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有关知识;购置3台电脑,配备电视机、vcd等音像设备,建成了计划生育宣教室,进一步满足了育龄群众的服务需求。二是对乡站分别明确建设重点,根据年初对各乡镇服务站勘验的结果,确定阜城镇等3个乡站纳入城建规划,按照省级标准重建,做到“一步到位”;其余7个乡站实行改造升级。目前已有5个乡站达到省级基本服务型标准,3个乡站达到省级优质服务型标准。三是加强村室建设。截至目前,已有21个村服务室达到省优质服务型标准,108个村室达到省基本型标准。在抓好县、乡、村三级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集中精力,在全县积极推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