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社会事业的发展来看,教育方面,启动了教育强县建设,“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卫生事业方面,新建了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传染病隔离区,高标准改造了20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国家血防办“封洲禁牧”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计划生育方面,从2002年到2007年,我县连续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现在我们正在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2007年全县各项参保人数达到11.2万多人次。建成经济适用房1.24万平方米,廉租房1800平方米。民政事业方面,全县1.3万名城镇居民和6119名农村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新改、扩建11所敬老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达1184人,殡葬改革稳步推进,火化率达到100%。文化体育方面,成功申报为“中华诗词之乡”、“**硪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建“乒乓球之乡”全面启动。
5.从体制的转换来看,一是比较平稳地推进了企业改革。全县206家国有工商企业只有4家在抓紧扫尾,共置换职工身份2.8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6%。二是比较平稳地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取消了农业税,落实了减负政策。进行了乡镇站所改革,分流富余人员1200多人,精简比例达到50%以上。大力推进了“村帐乡管”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实施了乡镇公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三是比较平稳地推进了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了事业单位用人聘用制度改革。政府的两个招待所都卖给了私人老板。
6.从社会的大局来看,这几年,我县基本上实现了无集体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事件和无重特大案件发生,安全生产没有出现大的事故,社会大局比较稳定。2007年,我县被评为全省20个平安县之一。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
对于今后我县的发展,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谋划,就近五年来说,我们将“实施四大战略,主攻六大目标”,努力使今后的五年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实施四大战略:一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始终把发展工业放在主导地位,加快发展速度,壮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质量,建成三个专业园区,即柏力科技园、天洁纸业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是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在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的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统筹兼顾好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狠下功夫。到2012年,全县力争累计引进内资总额达到50个亿以上。四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和转化力度,力争到2012年,我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8%。建设教育强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民办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
主攻六大目标:一是经济加快发展。到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翻一番,争取达到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个亿。二是工业不断壮大。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争取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以上,比2007年提高10个百分点,规模企业总户数达到100家,凯斯公司成功上市。三是农村面貌改观。到2012年,农村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备,基本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是城镇扩容提质。到2012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城镇化率达到42%,初步实现“湘北名城、洞庭明珠、水乡新城”目标。五是群众收入增加。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六是社会和谐安定。事业协调发展,就业更加充分,保障日益健全,管理逐步完善,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关于今年的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08年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力争完成7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完成14.7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85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86元,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