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质量基础,优化存量结构,使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1、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根据总行的信贷政策,按照企业法人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和授信业务操作规程,我带领公司业务部的有关人员从大庆地区的实际出发,确定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即将贷款集中投放到一批效益好,信誉高,低风险,能给我行带来存款和效益的重点业务和优良客户,两年来,正是本着这样一个经营原则,为我行的最大存款客户—xxx股份有限公司办理贴现业务74笔,金额16327.25万元,收益301.13万元,从而优化了我行的信贷结构,提高了信贷质量。
2、严格按制度办事,控制操作风险。
在具体工作中,我带头严格执行贷款的“三查制度”和“审贷委员会工作制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贷款的过程管理和控制。
一是要求调查人员认真分析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严格剖析贷款的潜在风险,如实起草调查报告,确保贷款调查真实、客观、全面,为信用审查提供真实资料,两年期间在调查环节否决的贷款就高达25笔。
二是要求审查人员,严格信贷项目的审查,坚持科学的评价方法,并把鉴别企业
务资料的真伪做为工作重点,所有项目必须做到民主决策,坚持信审会工作制度,严格控制道德风险。两年期间我行共审查贷款34笔,上报分行14笔,否决20笔,信贷审查人员真正行使了自主决策权力。
三是要求贷后管理人员,加强对信贷项目贷后跟踪检查,确保贷后检查及时、准确、有效。并从风险防范的高度,按总行版本每季写出有价值的检查报告,及时发现和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重大变化,并将贷后检查报告及时录入信管系统,归入贷款档案。通过跟踪检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我行两年共起诉借款企业32笔,有效地保全了资产。
3、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在清收工作中,由于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做为主管领导的我能够靠前指挥,带头包大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清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家纷纷献计献策。由于实行了一户一策,对症下药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年共清收不良贷款5,344.8万元,拍卖变现抵债资产8,958.5万元,两项都超额完成了分行下达的计划指标。
4、较圆满地完成了呆坏账核销任务。
根据总行《呆账核销办法》和分行的有关部署,我将此项工作具体化,亲自筛选项目,抽调精兵强将,带头深入企业、工商、法院等有关部门搜集资料,并进行认真核实,在核销资料真实、准确、充分的基础上上报分行,并协调专员办的关系,先后核销了贷款本金7,347.5万元,较出色地完成了核销工作。
除此以外,我还带领信贷人员不分白天黑夜清理了72笔贷款档案,使其顺利地通过了总、分行的验收。
(二)以效益为核心,强化财务工作,在增收节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了费用管理。充分发挥支行财务审批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对全行大额费用开支实行集体研究和审批,把住了大额费用的支出关口。通过出差单、派车单、物品领用单、加班申请单、费用审批单等规范费用开支行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费用开支,在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大力发展新业务、加快电子化建设投入较大的情况下,费用逐年下降,这表明我们勤俭办行、过紧日子的思想树得更牢固了,紧缩开支、开源节流、创收增效工作收到成效了。
二是加强了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计财部、清算中心、后督中心职能作用,加强了财务会计、出纳、储蓄的核算管理和本外币资金清算职能。对会计、结算、联行、财务各岗位操作规程及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提高业务操作水平。
三是加强了资金的运用。加强了“掐头寸”力度,科学调度资金,合理有效运用资金,把资金尽力向收益好的项目摆布。在资金收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增加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