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改革管理措施,振奋了职工精神。新机制带来了观念上、工作上的改革创新,使职工看到了企业的希望和未来。职工在实践中感到,现在工作干好干坏不一样,关键看自己的工作实绩,自己的一言一行关系到企业发展,同时也体现着自身价值。过去煤矿是以生产为中心、以产量论英雄、以销量评功绩,不管市场是否接受、货款是否收回,职工只讲投入,不问产出。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以来,成本观念、效益意识深入人心,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都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每个工作日下来,投入产出情况一目了然,职工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也不断强化。
——加强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各单位都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完善了工人岗位责任制、操作标准和干部岗位责任制,基本上达到了“全、细、严”的要求,对于克服职责不清和无人负责的现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所谓“全”,就是工人的标准有七项内容,即:产量、质量指标、技术操作标准、事故控制标准、设备使用维护标准、文明生产标准、限额耗材定额和劳动纪律规定。干部办事细则必须有四个方面,即:分管指标必须完成;分管的基础工作必须健全;专业分析必须及时、准确;业务工作必须取得成绩。所谓“细”,就是按工人岗位确定标准,每个岗位都要订出几条标准;每一个干部都要把所承担业务,一项一项地订出办事程序,协作关系,时限和完成程度。所谓“严”,就是制定岗位标准和办事细则,不能迁就现状,而且要按创水平的要求制订。不仅有“定向”要求,而且有明确的数量、质量、时间要求,能够据以考核。如综一队将安监处下发的岗位作业标准下发到职工手中,加强培训教育,不定时进行抽考,督促职工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熟练掌握岗位技能,让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综采三队每天由队长、书记主持班前会,总体把握当天值班情况及井下现场情况并安排生产任务。班长具体分工,各工种人员必须说出其岗位工作标准、注意事项、出现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等方可上岗。这样以来,班前会明显由过去传统的被动教育变成了主动学习,推动了全队的标准化工作。机电科修订了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供用电系统管理制度、机电事故管理制度、分配方案、考勤制度等,真正做到事事有规范,件件有标准。
——降低了成本费用。各市场主体自觉地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变为自己的费用进行管理,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费用相对不变,超了就要减少收入,材料费用支出减少,工资就会增加。有了这种制约机制,每个单位、每个职工自觉地节支降耗,努力减少费用支出,使生产成本逐年降低,去年全矿原煤单位成本比1999年降低 %,后勤服务线实行物业管理后,各种漏洞大大减少,全矿每年可减少后勤支出 元。
**煤矿在推行责任法人制度和“三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足,如目前形成的煤炭生产、后勤服务、多经三产、内部资金和内部物资市场都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等还不发育。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使内部市场更加科学、规范,才能使我矿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