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真招商,壮实力。要发展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就要热心“引凤”,又要倾心“筑巢”;就要挖掘“财源”,又要聚拢“人气”;就要提供优惠政策,又要创造体制优势,真正做到真招商、诚招商、招真商。他常说:让我们的合作伙伴有‘到家’的感觉,那就说明我们的服务工作做到位了。到目前,全乡已完善构筑了朝阳工业小区、红星沙发工业小区、以新北方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小区、以乡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餐饮服务小区。在引进新北方食品有限公司这一投资千万元的大项目过程中,他顶着烈日,带领投资人看场地,跑资金、搞审批。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最后投资者激动地说:“我哪也不去了,就扎根红星乡了,你真是个好样的”,听到这些,他会心地笑了。这也只是他在发展乡镇经济中的一个缩影,一个插曲。
廉洁自律 身先士卒做表率
“打铁先得自身硬”,他认为,当干部就要有干部的觉悟,当领导就要做表率,凡事不能脱离党性原则。对于全乡的难点工作,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带头去做。儿子结婚,他封闭了消息,只是自己家亲威聚在一起庆贺一下。过后,同学和朋友理怨他,他说:“要求别人不准大操大办,一切从简,移风易俗,我是党员,又是乡领导,怎能带头犯规呢?”就这样,在现代人视为比较“热闹”的事情,被他这样“淡化”处理了。
在工作中,迎来送往的事很多,为了减轻乡级财政负担,节约开资,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严格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对口接待,严禁一客多陪,管住自己的嘴。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乡集体节约资金5万元。同时,还三令五申要求乡级干部为村民办事严禁“吃、拿、卡、要”,不准接受任何形式的好处和回报。群众请吃不去、送礼不收,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践宗旨
全力以赴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他初到红星乡时,全乡没有一条水泥路,仅有的几条土路,也都是大坑、小坑。逢阴雨天,行人无法通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年来,共申请到国家通县、乡公路修建匹配资金1900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新修了东环路5.6公里、红太路4.5公里水泥路、东柳乡路7公里今年即将开工。各村累计总投资120万元,铺设沙石路5条20公里,石砌边沟4.5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网络。同时,积极向上申请人畜饮水工程资金25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为东太村、西太村308户村民解决了多年饮水难问题,使他们真正喝上放心的自来水。
全力以赴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百姓利益无小事,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就是再苦再难也得去办,办就要办好”,这是他的肺腑之言。朝阳村型煤个体生产业户李文革由于不知办理型煤生产执照门路,所以一直不敢扩大规模生产。陶忠良知道后,二话没说,没用个体业户花一分钱,在短时间内就帮助其办理了型煤生产执照。当把执照交到李文革手中时,李文革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全力以赴抓好教育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深深地感到农村的发展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教育比较落后。“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实践工作中,他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红星乡属于市域近郊乡,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各小学的教学硬件设备严重滞后,学生生源近于枯竭。面对这一现实状况,他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后,果断地决定实施并校措施,将原有11个小学合并为6个,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提高了小学的教学水平。
全力以赴致力于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在乡镇体制改革中,他顶着压力上,扛着困难干,2001年在并村过程中,将原有的11个行政村合并为8个行政村,合并率达27%,减少了12个人开资,这在无形中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他带领乡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落实“一免两补”政策,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5.5万元,农民人均减负110元。加强了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加大了审计力度,防止集体财产流失。2004年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已顺利完成,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财务管理机制已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