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以后,我国更是加速度地溶入日益一体的世界整体。全球一体化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中国社会。今天中国的一切建设都必须考虑全球一体化这一宏观背景,同样,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建设也必须考虑这一宏观背景,必须根据全球一体化对我国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调整我国青年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000年版)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总体上看无疑参与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然而,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封闭,使我国逐渐脱离了全球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了国门,中国人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开始向国外学习,特别是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但是,只是当中国真正加WTO时,我们才真正自觉地参与了这一过程,而这只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事情。
WTO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战略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问题的。我国追求实现现代化和世界化,然而,如果没有观念的现代化,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制度现代化、行为的现代化和物质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全方位的现代化,而不能只是部分地现代化。当代我国青年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国青年文化走向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同样必须是全方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青年文化建设不能再一味地坚持加入WTO以前的目标和任务,更不能一味地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目标和任务不变,而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新的世界背景和时代背景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我国青年文化过去的目标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今后我国青年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WTO后重新确定我国青年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宏观参照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一体化只是当代世界文明的表征,并不显示当代世界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从当代世界文明的总体走向来看,全球一体化这一表征背后隐含着三大趋势,这就是趋同化、个性化、现代化(作为今天现代化也可以说是不同于20世纪中叶以前的后现代化)。这三大趋势才是当今世界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意蕴,也是今天我们确定我国青年文化目标和任务的三重根据。2001年第1期)。不用更多的论证,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认同这些理念,并确立了这些理念,尽管对这些理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今天的人类不仅在观念方面,而且在物质文化(如科学技术、网络通讯)、制度文化(如市场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乃至行为文化(如广泛使用现代交通工具、依赖电视打发业余时光)也程度不同地趋同。今天,在确立我国青年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已经得到普遍公认的这些人类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即使我们不认同甚至反对所有这些趋同或其中部分趋同,我们也必须提供我们的充足理由,而不能置之不理。
s("conten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