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名家心得体会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是一本著作,更是一条长长的路,似乎能直通你心。唐僧师徒一路历经那九九八十一难。回首过往,有哭有笑。有你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冤枉时的愤慨与无奈;有你猪八戒由四圣试禅心被捆住时的后悔与内疚;有师傅被抓时大家愁眉苦脸;更有大伙一起偷吃人参困的轻松愉悦。一个声音传过:不必忆。
风花雪月,唐僧师徒走过多少春秋?经历了妖魔怪,美女画皮。他们都变了,又都没变。岁月中淡了他们的身影只曾留下那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足迹。茕茕孑立。今朝再一回首,愿你仍是少年。
吾膝如铁最深的足迹悟空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嫉恶如仇,自傲好名就是悟空生来的特点。在花果山中,这位孤独的大圣出世了。他无亲无故,更在意和别人在一起,走过那林下青松、涧边绿水。他练就一身好功夫,只想保护别人。以前是猴群,之后是师傅。扬善惩恶从未变过。然而,而对奢靡的天宫,他却愤慨了。他全力以赴,哪怕是飞蛾扑火,也是舞出最绚彩的符号!
贪欢一场,剩下的,只是五百年的梦。
悟空醒了,站在他的师傅面前。此时的他,只想好好保护师傅。不知那九九八十一险,更不知他心中的锐火,正在缓缓烧尽。留下的,只有那颗烛心罢了。作为“大师兄”,他成了团队的主心骨。问题总得他来解决。在困难下,他慢慢变了,从最开始被师傅一说就“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到“行者按住道,这是甚么去处,许你驾风雾?”他从一个桀骜不驯的顽猴成了虔诚的佛的信徒。表面上,你变了。但我相信,你的那颗向善的心,是不会变的。
悟空,不公的世界抹去了你的棱角。但我相信,不变是你的那颗正直的心。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作文,M是个怕虫的女孩。同学想方设法的帮她改掉,但总是以失败告终……十年之后,她却不怕了虫了。问甚原因,只是浅浅的微笑,如清风拂过。
有一次和女儿一起见到虫子,本想叫时怕女儿也怕虫子,活生生憋住了。之后也便不怕虫子了。
啊,真如清风般拂过。我被女孩的变化与母亲所深深感动。也许,世间本没了改变,出现了爱,也就为爱改变。也许,你会觉得别了变了,但也只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悟空,你的脚印最深也是最暖的。
矢志不渝最直的足迹唐僧
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比起悟空,唐三藏也许就没这么多改变。他一介平民,面对妖怪毫无还手之力。他能经得真经,靠得不仅悟空的解救,更多的是自己的坚持。反复被抓却没崩溃,也是他的优点。从小,他就学会了宽容,这点一直没变过。面对抓住自己的妖怪,他哪次提出过加害?是善,仅是善。
你可能会问了:“唐僧不是一直都不明是非吗?”我微笑着说:“不,你错了!”
到了之后,唐僧也相信了悟空说老鼠是妖怪。可又余心不忍,怕又真是百姓。他宁可抱着自己被抓的风险去帮助他人,这才是善啊。
唐僧也变了,可那大慈大悲的心,盖住了那变化罢了。
像唐僧这样的人就更多了。我们的老师,不也是为了我们默默改变吗?
固步自封最虚的足迹猪八戒
难寻真爱心俞屈,一路彷徨未成佛。碌碌无的八戒,一路下来,也没了什么改变吧?一路贪恋女色,最后登灵山时还想偷懒。以至最后只得了“汝职正果”。
没错,八戒也有可爱的一面。但事实就是事实,他的改变确却很少。不进则退,不改变,就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八戒徒经九九八十一难,苦受少了,得也少了。
很多失败的人都和八戒一样。原来,只要不忘初心,就该放手改变不好的自己。
后引
看罢那封沉的足迹,师徒的刚出发时的样子也涌上了心头。大家各有改变,但不变的,是初心。你们都会变,但又绝不会变。明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春。每个人都走在前进的路上,可以回头,但绝不能留恋。带着我们的初心,取一场生命的经。
风花雪月,不能停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篇2: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精选
第一次翻开《西游记》这本书,我就被其跌宕起伏、精彩离奇的故事吸引了。它主要围绕孙悟空等人保唐玄奘前往西天求经的故事而展开。西行的路上,他们降妖伏魔,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极具个性的形象。英勇神武的孙悟空,懒惰贪吃的猪八戒,永不退缩的唐玄奘,还有各显神通的神仙妖魔……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
在孙悟空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孩的成长。一开始的他桀骜不驯,自命不凡,于是闯入天宫,将天宫闹得一团糟,誓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来如来出现了,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调皮的孩子受到了惩罚,可内心却满是不服气。经历了五百年的风吹雨打后,他的性子便渐渐磨平,终于变得成熟稳重。最后,他在观音的点化下,带着满身的忠义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之,一路披荆斩棘,守护唐玄奘取得了真经。这样的孙悟空多么像正在成长的我们呀。随着我们渐渐长大,一开始我们像孙悟空一样迫切地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闯入大人的世界。可在现实面前,我们又遭受了严厉的惩罚,最后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变得沉稳而懂事,慢慢收获自己的硕果。孙悟空的经历让我知道,我们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去闯荡,去经历,就一定会有最美的收获。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拼搏的双手中。《西游记》在我眼里不仅仅是一部神话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一种成长。
篇3: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
在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我非常喜欢它。
在这本书里有许多人物,比如孙悟空、如来佛祖、猪八戒、沙僧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因为他不仅机智过人,而且法术很高。我觉得在这本书中最能表现他机智本色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我记得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一座高山前,山上住着一个白骨精。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变成了一个村姑,不知被孙悟空给识破,他一怒之下一棒子就向白骨精打去。向白骨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变成一个老婆子。它的诡计又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二打白骨精,老婆子“死”了,悟空正要去追妖精的真身,被唐僧喝住。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寻找自己的“老伴”和“女儿”。悟空认出老头又是妖怪变的,三打白骨精,唐僧上前护住老头,悟空不顾一切,把老头打下深涧,唐僧又阻拦,白骨精侥幸逃脱。
唐僧是非不分,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赶回华果山了。为了让师傅觉醒,悟空用老妖的身份引白骨精说出真相,唐僧后悔莫及。最后悟空变回真身,与八戒合力把白骨精烧成一堆灰。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去做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篇4: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
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真的非常好看。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虽然大家都认为悟空法力高强,是最厉害的,但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他法力高强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西天取经的旅途之所以会如此有惊无险的顺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劳。不管怎麽说,西游记真的很好看。
篇5: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2020好文
寒假中我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实对这些人物、这些故事,我早就很熟悉了,因为西游记的电视剧我都看了三四回了,但是书给我的是另一种味道,所以我又津津有味地看了好几天。
无论是电视还是书本,我都对孙悟空的印象特别深刻,他的机智勇敢、他的嫉恶如仇、他的本领高超、他的情深义重都深深吸引着我。
在那么多故事中,我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最感兴趣。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第一次变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来接近唐僧,不料诡计被孙悟空识破,被他一棍打跑了。唐僧还责备孙悟空错杀好人。白骨精还不死心,后来又变成一个老婆婆和一个老头子,但又被孙悟空识破、“杀死”。为此,唐僧把孙悟空给赶走了。没有了孙悟空的保护,唐僧很快被白骨精抓走了,唐僧这才明白了一切,后悔莫及,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最后还是在孙悟空的帮助下,他才得救了。
看到白骨精一次次地变成好人模样来迷惑唐僧,我真是越来越气愤;看到唐僧一次又一次地错怪孙悟空,我也很替孙悟空不平,觉得他的这个师傅真是太傻了,但转念一想,觉得可能是唐僧太善良了,最终也让自己吃尽了苦头。从中我明白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又勇敢又善良。
对白骨精能不断地变换成别的人,我感到很好奇。我傻傻地想:她能不能变成我呢?我又想:孙悟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那个人是妖怪呢?
想到这些问题,我不得不佩服孙悟空,他太厉害了!我也知道了妖魔鬼怪的可怕,知道了不能够盲目地相信别人。
总之,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许多,建议同学们也去看看这本书,从书中感受这部经典的魅力!
篇6: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2020好文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篇7:西游记十八回读后感9月摘抄
我很爱读书,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捧着书细细品读。十一年来,我读了许许多多的书。其中,有一本书不但令我爱不释手,也令我有很大的感触,那本书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由吴承恩创作,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不但神通广大,本领高超,而且他不畏强权,爱打抱不平,对师傅唐僧忠心耿耿……其中令我最佩服的是他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而是会想尽办法去解除困难的精神。我认为这是很少有人可以一直这么做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有困难就放弃。比如,遇到不会做的题,有人不是向别人请教,而是直接去抄答案。这样的话,没有如孙悟空一样去用脑子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惰性和依赖感,脑子就会生锈。
当然,也有人会如孙悟空般越挫越勇。我们班的蒋贝每次一遇到难题就会挠挠后脑勺,然后他会静下心来认真寻找解题的方法。日复一日,蒋贝的脑子越用越灵敏。现在,他已成为了我班公认的“智多星”,很多同学都说他如孙悟空般神通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