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段日子上的生化课,真是“轻松愉快”。
就这样,上课该听听,该不会还是不会,自己却并不着急,学完了糖、脂代谢,直到到了含氮小分子物质的代谢这一部分,没办法了,再不学整本书就学完了,再也不能告诉自己我还有时间奋起直追了,于是才开始自己逼着自己弄明白老师所讲的。重要的是休息好,上课不再犯困,集中精力,尽量靠前些坐,也便于拍些照片(我没有老师上课的课件),课后复习看看,省下记笔记的时间看看书,把知识串成串,尽量加快节奏,以便跟上老师的速度,以这样的方式,直到结课。
为了考试不至于像学长学姐们说得那样“生理生化,必有一挂”,落下的糖、脂代谢部 分,只能靠自己了。我的书上,糖代谢这一章一共有三十来页,我就每天看十页,于是,三个晚上,看完了糖代谢,结果一回想,想起来的寥寥,emp tca还是不太清楚,并且看了就忘,记不住。没办法,再来,又两个晚上,看了一遍,再回想一下,感觉这次好多了。脂代谢这部分也有三十来页,我也是以这样的方法看过来的,连着两个星期的晚上时间(每天一两个小时),我几乎都给了生化,确切的说,是分给了糖、脂代谢两章。那几个晚上,安静而又专注,几乎和自学没啥两样,好在两周后弄懂的差不多了,直到考试前的那段时间,我还会隔几天就看看这两部分,重新回顾一下,当然其他章节也在复习,没敢大意,备考我就以教材为主,加上老师网络课程上的练习题,足够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考题过于简单了,考试时就在想:就这样的题,考个八、九十分应该没啥大问题的,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挂科。成绩出来,虽然没过九十,可也算是在意料之中的。可好像还是有人挂科了,从自己的经历来看,表示理解。
是不是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们太幸运了,考题都简单了,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这样的考题,可能会使那些在生化上付出很多的学生感到不值,可又一想这生化学习的目的不在考试,而是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只要你是真正付出了,学到的知识就是你自己的,别人谁也抢不走,考题难易也就无所谓了。
回想一下,真的很感谢自己的'坚持,没有放弃、否定自己。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老师怎么说,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只要你自己不否定自己,那你就一定可以做到。
篇5:工作心得精选参考优质
从社会工作实习本质和的角度出发,只有当我们具有实践的能力、能自觉遵守专业操守且可信赖时,才能协助案主改变和顾及整体利益,才能提高社会工作行业在各个层面上的认可度,才能使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得到彰显。但是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在开展实务活动时面对不同的群体、相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习俗,更多的还是需要经验和人际关系的支持,而自己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理论、技巧和方法在此处居然无用武之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你会发现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和技巧远远滞后于实务活动的发展,而相比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社工,由于一线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不定期的学习,可能对于社会工作的认识远超过你。所以要放下高才生的骄傲,从一线虚心学习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不断地修正和补充已有的知识,这样不久的将来你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工作者。
因此,小编通过自己的实习经历和切身感受,认为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你自己。在实习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争取在实习期间弥补不足,强化长处。
第二,提升自我效能感。实习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不仅能获得工作经验,而且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学习,能够增强我们面对服务处境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挖掘自身潜质。
第三,要有批判性。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绝不能固守自己所学和所了解的知识,更多的是要面对现实的不同挑战,这就要求工作者在对服务对象采取行动前,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课堂学习到的理念和理论具有滞后性,更不要说有些知识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日益多变且复杂,“理论”往往不好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敢于通过实务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敢于创新。
第五,深化专业认识,促进专业成长。通过书本学习到的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活动的开展过程及活动阶段,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然而,在不同的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都会显示出不同的专业本土化,所以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实务活动开展的文化背景,转变自己的认识,填充自己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进行自我训练,追求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