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盾过一篇报道,说一个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成绩优异、知识渊博,竟然连被子都不会叠。他的父母必须时时刻刻跟着他,但终究因为三个人都在北京,生存困难,不得不回到家门口上普通的大学。这是个极其特殊的特别,是父母亲的大包大揽,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毁了一个人才的成才之路。他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生、好学者,但不量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懂得去如何生存。
在中日两国联合举办的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孩子一路叫苦,不能坚持,但日本孩子却一切安排地井井有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孩子的天空不属于孩子的,而是父母的!
给予我们一片蓝天吧,我们能飞得更高;给予我们一片蓝天吧,我们能成长得更健康;给予我们一片蓝天吧,我们能活得更出色。“惯子如杀子”,为了我们不再烦恼,父母们,赐给我们一片属于自己的蔚蓝的成长天空吧!
篇20:成长的天空作文
大概是我刚进小学的那一天吧,记得我当时昂着小小的脑袋,看着高大的教学楼的最顶层,那是六年级的教室,呆呆地忘记了要往哪里走。
那时候不知道,原来那种感觉就叫:“遥不可及。”
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你们多学习学习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看看人家,多听话!”于是,怀着对“六年级”这个神奇字眼的尊重,我立刻安静下来。
同一栋楼里有一个口吃的小男孩,名字太难念,我怎么都记不住,平时都喊他“阿旅”。
阿旅的脑袋也不是很好。当时就只有我一个人愿意和他玩,于是,他就高兴得和什么似的,手舞足蹈,含糊不清地喊我的小名:“咬……哼……”“我叫小筝啦!小筝!”然后他就笑。
我们本是一样的年岁,可等我已经三年级时,他才二年级,他妈妈让他留了一级。
我从未见过阿旅的爸爸。
等我升到了曾经万分向往的六年级时,他是四年级。
瘦高的身影那么显眼,脸上依旧是单纯天真的笑容,仿佛从来不曾改变过,我们依旧是一起玩泥巴的伙伴。
我曾经想过无数次,从顶楼看到的风景是否和小时候有所不同?对阿旅来说,都是一样的吧。
阿旅曾和我说过,他看到过一个诗人,变成一只好漂亮的蝴蝶,从窗口飞走了。他说,他一定是忘记了回家的路。
那个时候,我已经小学毕业,阿旅将要搬家了。我对着他的脸,突然就哭了起来……
阿旅不知所措地嘟囔着:“西哼……不哭……”他很担心地看着我,我强作微笑:“嗯,我不哭,阿旅也要开心。”
阿旅说,他要搬到一座白色的房子里去,好大好漂亮,一年四季都是阳光。
阿旅,你不会忘记了回家的路吧!对吗?
我已经长大了,他还是那个小小孩,“成长”对他来说,是一片无法弥补的空白,本该拉着他的手带他走过的人已经不在了。那是我怎么努力也替代不了的人。
也许这样不太好,但我还是希望:别让阿旅长大。这个世界有很多冰冷,他会受伤。我宁愿他永远住在那所漂亮的白色大房子里。
一年四季,全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