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
无疑,在这次武汉抗击疫情战斗中,金银潭医院始终引人关注。
这里,累计收治了2220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中包括武汉市大多数危重症患者。
这里,还因此曝光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就是身患渐冻症的“铁人院长”张定宇。
铁人,并非仅仅形容他的意志刚强如铁,还因为他的身体状况。由于病情日益加重,他双腿僵硬,犹如铁具……
山雨欲来
12月27日晚7时。
像往常一样,张定宇滞留办公室。
每个傍晚,都是属于他的黄金时间。大家都下班了,再没有人来人往,再没有电话喧闹,整个楼层,像空山一样静谧。沏上一杯茶,静心地处理文件、细心地翻阅报纸、安心地回复微信,既处理了当天事务,又避开了堵车高峰。晚上7时半,大街空敞了,开车回家,回归自己的小生活。那里,是妻子热腾腾的饭菜和甜蜜蜜的微笑。
秋冬交替之后,是呼吸道疾病和常见传染病高发期,可今年格外稀少。虽是好事,却也有些不正常。因为暖冬?还是别的原因?张定宇的心里隐隐有一丝不安。今天,他邀了业务副院长黄朝林留下,想聊一聊。
两人刚刚打开话题,手机响了,本市同济医院的一位专家。
对方语气急迫,有一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肺部呈磨玻璃状,疑似一种新型传染病。对方还说,第三方基因检测公司已在病例样本中检测出冠状病毒RNA,但该结论并未在检测报告中正式提及。鉴于这种情况,询问是否可以将病人转诊过来。
心底,一道闪电掠过。
张定宇所在单位是武汉市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相关法律规定,传染病要定点集中治疗。
“你们做好准备,我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带车接人!”
可,一会儿后,对方又打来电话,病人不愿转院。
又是这样,总有患者因忌讳“传染病”三个字,对金银潭医院避忌有加。
他叹息一声:“那就做好隔离,密切观察吧。”
虽然患者没有过来,但张定宇的内心,已经风起浪涌。
当即联系那家第三方检测公司。反复沟通,由对方将未曾公开的相关基因检测数据发送本院合作单位——中科院病毒研究所,进行验证。
几个小时后,初步基因比对结果提示:一种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
12月29日下午,湖北省疾控中心来电,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7名奇怪的发烧患者,所述病状与同济医院的那名患者类似。
心头,一阵惊雷震响。
张定宇马上安排黄朝林副院长亲自带队,前往会诊,并叮嘱务必做好二级防护,出动专用负压救护车。最后,又严正强调:每名患者单独接送,一人一车,不要怕麻烦!
就这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直到深夜12时左右,才把患者陆陆续续接入金银潭医院南七楼重症病区。
他的双腿,禁不住颤抖起来。
他隐隐约约意识到,考验来临了。
这是一场战役,一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抗疫战斗。
我本医生
张定宇,1963年12月出生于武汉市汉正街。小时候,他跟着哥哥,跑遍了那里的每一条街巷,体味着老汉口的繁华。1981年,他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
大学期间,最亲爱的哥哥患病而亡。凶手,是一种名叫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病。这,是他生命中永远的痛。
医学院毕业,张定宇进入武汉市第四医院,成为一名麻醉科医生。个头不高、浓眉大眼、身材清瘦、医术精湛,说话办事风风火火,严肃认真从不服输,这是他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出色的表现,使他成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从医生、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直到副院长。
在这里,他还邂逅了爱情。妻子程琳,武汉卫校毕业,本院护士。贤惠的妻子,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他和全家人。父亲病故后,母亲跟随他生活。婆媳亲好,宛若母女。
12月,张定宇调任金银潭医院院长。
金银潭医院,几年前由本市三家具有传染病业务的医疗单位合并而成。相比许多综合型医院,业务比较单调。虽然如此,他却没有灰心。别人不知道,因为当年哥哥的早逝,他与传染病,一直较着劲呢。
针对医院的不景气状况,他开始尝试各种探索、多方突破。
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创伤中心?肝移植技术?后来,思路逐渐清晰:还是立足传染病业务,这才是正路。于是,下定决心,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管理、全面提升、重点突破。
第一个突破点,便是把艾滋病防控工作争取回来。法律规定,法定传染病由各地传染病医院负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来这方面业务大都挂靠在别的部门,颇不顺畅。张定宇多方努力,终于捋顺关系,进一步确立了金银潭医院在区域传染病界的影响和地位。同时,针对传染病治疗的关键难点,引进一系列先进设备,全面提高治疗水平,吸引广大患者。最精妙一步,是费尽千辛万苦,建立GCP平台。
什么是GCP呢?
简言之,就是新药试验平台,即在国家支持下,对所有预上市新药进行系统且缜密的试验确证。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团队和设备,还有结构合理、人数众多的志愿者队伍。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如果表现良好,自有经费补贴。而他们打造的平台,在全国评比中,名列第二。
年近六十。就这样再干几年,光荣退休,享受生活,无悔无憾,此生足矣。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生活……
《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篇2:《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
这个春节的喜庆氛围,被一场疫病冲淡。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此次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队员们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身体健康 鼠年大吉。
今年是特殊的一个春节,在凶险的疫情面前,当下湖北武汉最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支援,特殊是医疗力量和物资的支援。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武汉人民站在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踊跃报名,充分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很荣幸能够成为医疗队的一员。在这里,我代表医疗队全体人员表态如下:一是坚定完成使命任务。在当下湖北人民最需要的就是医疗力量和医疗物资,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坚定把支援湖北抗击疫情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特殊使命,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和救治患者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知识,专心用情用力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二是坚定保障自身安全。在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我们会认真做好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我们的医疗队全体队员要带着责任去平平安安返回。
三是衷心感谢家人支持。在这里,我最想感谢的就是家人的支持,当我告诉家人报名参加医疗队的时候,我的爱人 父母担心的同时,还是无条件支持我的决定,叫我放心,他们会照顾好孩子的。我们医疗队的家人都是如此,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觉得家人的支持是我们的依靠。我们很感谢家人的支持,在这里,请家人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等待我们的凯旋而归……
篇3:《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心得体会观后感
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量出现时,一个名字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他就是84岁的钟南山。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他一出现,病人就有救了,他应该是呼吸疾病人的大救星。
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钟南山的研发组织在战胜非典疫情时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钟南山曾有一句名言“医院就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再征武汉。早先在他分析研究病情消息之后曾立即传达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月18日傍晚,在劝别人不要去武汉的时候,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作为战士他再次冲锋在前!多么可爱的老人啊,钟南山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更有@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不只是他,医护人员也一直冲锋在前。当面对很多危险和特殊情况时,他们仍旧义无反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很多人都惊恐不安的时候,蓝莓医生的微博里就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同济医院第2批志愿者报名已满员”,在其中一份志愿申请书中,我们看到这样的铮铮誓言“如有需要我自愿报名加入医院的各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字字千钧,字字难忘,难忘他们风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身影。
医生的劳动强度很大,工资并不很高,而且最近几年来发生的医闹事件也不少,从医是一项高危的工作。但是为什么学医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呢?我找到了答案。
这些人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一个拯救万千人于疾病水火之中的梦!他们是伟大的!药王孙思邈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医生的工作是神圣的,他们舍己为人,默默奉献,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白衣天使,这个名词,指代医生名副其实。医生不正是把爱平分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天使吗?把生命献给事业的天使吗?把健康还给病人的天使吗?对于这个名称,他们受之无愧。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泱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行业繁多,唯相医并论。白衣天使,多么高贵的称号。吾向往之!行医之道,需德才兼备,高明的医生一生为病人忙碌,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以拯救生命为己任,我想当医生,我想做一个以拯救生命为己任的高明的医生。我会为之奋斗,争取早日站到拯救生命的最前线。
在防控救援中,我们又再次见证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壮举,作为有担当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怎能不热泪盈眶?怎能不励志奋起?这也再次让我坚信,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毕竟14亿人团结起来的力量是无限的!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希望病友快点好起来,希望病毒早一点得到遏制,这样医疗人员就可以早点休息休息了……
我的梦想是成为医务工作者,像他们这样替他人负重前行,替病人负重前行,还人类一份岁月静好。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实现疫情防范常态化,构建起突发医疗卫生公共事件应急体制是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最为重要的启示,黑夜过后终将是新的白昼,只要我们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黎明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
篇4:《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从医院党支部宣布取消休班的那一刻,他就感觉到此次疫情非同小可,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第一时间在请战书上签字。他深知门诊部的责任重大,此时的发热门诊已经意义非常。在分管院长王金龙的带领下迅速重新整理好了发热门诊,挑选各科室精英骨干充实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率先行动不忘初心。从1.20日开始门诊部对全院的职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培训,从医院的普通职工到保安人员、保洁人员、乡村医生,从第二版到第五版的诊疗指南,前后进行了七场培训,每一场的培训都让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和门诊部刘护士长一起对发热门诊和留观室进行了重新的整理,从制定工作流程到完善各种消毒登记,从指导门诊医生注意防控到准备防控物资,从记录登记发热病人信息到把回访结果上报,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坚守岗位诠释信念。由于疫情的发生,他率先请战,毅然坚守在医院最需要的第一线,大年初一急诊内科人满为患,他整整值了一天的急诊白班,晚上继续到发热门诊值班,发热门诊也依然是人满为患,从早到晚一直忙碌到晚上7点半才吃了几个饺子,那时的饺子早已经凉透了。简单饭后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由于穿着防护服怕中途上厕所一口水都不敢喝,一直忙到夜间11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第二天下夜班之后又到老年病区查房,到家之后已经接近中午12点。这也是连续工作12天来的第一个下夜班。在1.25的履职考评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病人太多累挺了”,简短的一句话折射出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不惧困难践行使命。“我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防控期间正是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坚守防疫第一线,拼尽全力不计生死与报酬,真正体现出党员敢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这正是他自己从内心深处在疫情期间发出的呐喊。大年初一的下午,湖北十堰市回来一对探亲夫妇,妻子发热37.5℃,科室回报给他,他立即查看病人并给病人做了相关的检查,把病人留在留观室等待结果。晚上出来结果后血常规正常,血沉99mm/h,超敏C反应蛋白45.42mg/L,加上病人疫区探亲刚回来,这几点已经高度疑似了,他紧急上报王金龙分管院长并及时联系了兰山区专家会诊,经过会诊病人高度疑似,他又联系了兰山区人民医院专用车辆把病人安全转院。病人转走后,病人丈夫神情焦急,他主动加了病人丈夫的微信每天把从兰山区人民医院传来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病人丈夫,“李哥,嫂子的两次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你放心吧,在家不要出门好好照顾好孩子!”简短的几句话就给病人丈夫送去了莫大的安慰。2.8日元宵节这一天,又是他的夜班,晚上范x的丈夫打电话让他给妻子送一些吃的,他二话没说把自己上夜班吃的苹果和橙子送到了范x留观的宾馆,还自己掏钱给范x买了米饭和西红柿炒鸡蛋。让来自湖北的李x夫妇感受到了山东人的关怀与热情。